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干部要勤走“网上群众路线”
许文飞
//www.workercn.cn2016-04-29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大陆网民数量已达6.88亿,占总人口数50.3%——比整个欧盟人口数量还要多。当网络舆论场成为至关重要的民意集散地,各级领导干部当然要经常上网看看,走好“网上群众路线”。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屏幕中的问政、论坛里的发言、指尖下的意见,代表了亿万网民的心声,也传递了最鲜活的基层民意。但在现实中,有一些领导干部思维僵化,只习惯于“用脚下基层”,缺乏“上网察民意”的意识。

  有些领导干部存在网络“麻木症”,对网络民意反应迟钝,贻误了引导和处置的良机,导致小事情演化为大事件;有些领导干部存在网络“敷衍症”,习惯于打官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用“万能模板”进行答复;有些领导干部则存在网络“恐惧症”,把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简单粗暴地进行删帖、拉黑,往往适得其反。这些“网上官僚主义”做派,不仅影响办事效率,还严重破坏政府形象。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随着广大群众与网络的交集越来越多,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审时度势、转变思维、与时俱进,做到多触网、常在线、敢发声。

  多触网,就是要不做“网络菜鸟”,必须跟上网络时代的节拍。领导干部要经常上网站看看、上论坛转转、上微博微信瞧瞧,让网络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的新途径,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发扬民主、接受监督的新渠道。

  常在线,就是要利用好网络问政平台。与过去不同,如今很多人都习惯通过网络表达诉求,寻求解题之法。因此,网络问政不能只装装样子,领导干部要积极回应群众诉求,使群众的利益关切“说了有人听、听了有人办、办了能办好”。

  敢发声,就是要对群众不了解的情况及时宣介,对社会上的模糊认识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及时引导和纠正。领导干部不能做怕事躲事的“鸵鸟”,要当尽责打鸣的“公鸡”,唱响主旋律,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

  “善治必达情,达情必近人。”领导干部在与网民沟通交流时,不仅要懂网民心理、会网络语言,还要有为民情怀。懂网民心理,就是要懂得网络心理学,摸准网民们的心思,有效对话,巧妙引导;会网络语言,就是要修炼网络沟通艺术,善用通俗易懂的网言网语,不摆架子、不装腔作势,让网民愿意听、喜欢听。

  有为民情怀,就是要以“视民如伤”的态度回应网民诉求。不论是对政府工作提的建议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意见,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无论是被“点赞”“灌水”还是被“拍砖”,都要热情欢迎、倾情研究、真情解决。

  网络时代,“下基层”和“上网”都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二者不可偏废。那些过去有“畏网”情绪的领导干部,更应转变观念,勤走善走“网上群众路线”。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