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时政-正文
“瘦身健体”是做强央企的关键一步
北京青年报特约评论员
//www.workercn.cn2016-05-19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更多

  十八大强力反腐以来,被揭露的央企腐败触目惊心,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央企内部层级太多,为上下勾结侵吞国有资产提供了可乘之机。压减央企内部层级,既是央企健体之需,更是遏制央企腐败之策。

  作为今年深化国企改革十项任务的关键项之一,中央企业“瘦身健体”的主要任务和操作要点,已由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并公布。(相关报道见A3版)

  2001年至2007年,可视为国企尤其是央企做大及部分做强的“黄金时段”。2008年下半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央企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阶段性转折。这一转折的发生,既有天不遂人愿的因素,也是央企自身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问题的一次集中爆发。

  央企经营出现转折,抑或说对国际国内市场的“趋坏”缺乏免疫力,在当下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突出反映为主业不强、冗员过多、管理链条过长、经营效益一路下滑。今明两年,央企受领的去产能任务,是压减10%左右的钢铁煤炭产能。压减方法主要是加快产能重组和产能出清。这是瘦身第一抓手,以便为喊了多年的做强优势主业先清除多余赘肉。

  央企现阶段所呈现的臃肿,不仅仅局限于钢铁煤炭产能的过剩,还表现为各类副业的尾大不掉。尽管央企所获取资源比其他所有制企业相对容易,但央企资源也不是可无限度获取。若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扭转副业长期侵蚀和消耗主业发展的被动局面,央企健身之路很难真正走通,而且还将再次错失健身的最后机缘。国务院将此纳入央企两年瘦身计划,就是出于此种考虑。

  化解央企主业偏弱而副业过强矛盾,央企有序退出转让非主业资产,减少非主业员工总量势在必行。减员涉及员工再就业及员工社保关系转续,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好在相对于民企,央企劳动关系相对健全,若能严格依法操作,所引发的震荡总体可控。

  央企市场免疫力低下,市场稍有变化效益即明显下滑,与单个央企内部的法人层级过多,“儿子”、“孙子”、“重孙”繁殖过密大有干系。央企内部层级过多,各种内耗就多,跑冒滴漏就多。由于管理链条过长,到了央企内部的“孙子”级及以下企业,央企总部的各项监管就基本处于鞭长莫及的失控状态,由此带来央企产品库存增加,应收账款难以收回,成本攀升而亏损累累,导致国有资产多渠道流失。作为瘦身的关键性举措,国务院要求在3年内压减央企内部法人单位20%左右,尽管这一压减比例较为“保守”,主要考虑人员的出路问题,可若能实现依然善莫大焉。

  腐败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评价央企的最大痛点。其实,自从大多数央企在前10年间相继实现整体或核心资产上市后,央企公司治理结构的确大有改善,央企本级腐败空间确已得到显著压缩。十八大强力反腐以来,被揭露的央企腐败触目惊心,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央企内部层级太多,为上下勾结侵吞国有资产提供了可乘之机。压减央企内部层级,既是央企健体之需,更是遏制央企腐败之策。

  推进央企资产整体上市,也系此轮改革的另一大任务。假如央企赘肉缠身,要想实现整体上市就不可能得到战略投资者的响应。即如动用行政手段勉强实现了上市,也难以在资本市场“卖”出一个好价钱来。此轮央企瘦身健体,除了上文已着墨简述之目的,还旨在为央企资产证券化清除投资者的心理障碍。

  瘦身健体而实现强本提质,中央主要通过力求两年内实现千亿元增效数额来体现。如果说,为民企减负主要致力于减免不合理税费,以及清除各类有形无形的制度性交易成本,具有鲜明的外部特性,央企瘦身健体则带有鲜明的自我革命特征,难度比前者更大。希望国资委抓紧出台瘦身健体细则,赶快进入具体操作。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