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今年6月初,中央巡视组向安徽反馈“回头看”情况,专门提到“酒桌文化尚未得到有效治理”,“酒桌办公”成为社会关注热点。对此,安徽省各市、县已陆续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工作,规定省内公务接待除外事、招商活动外,一律不准饮酒,酒桌禁令成了安徽官场上的一条高压红线。(6月21日新华网)
不正之风有什么样的“病毒”,廉政建设就会有什么样的“杀毒软件”,安徽的“酒桌禁令”正是针对“酒桌办公”这一歪风,给予强有力的“查杀”。当然,相比外在的治理,从根本上剥去附着于官场酒桌之上的扭曲功能,破除“不吃不喝不办事”这一潜规则,促使党员干部戒掉“思想上的酒瘾”,则更有治本作用。
对于“酒桌办公”,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地考核验收,变成靠“喝”验收,其中暗含着“酒桌办公”的个中玄机。曾几何时,酒桌上谈项目办公事之风盛行,觥筹交错之中,潜规则、利益输送等暗度陈仓,出现“酒杯一端、政策放宽,筷子一提、可以可以”的现象。这种风气蔓延起来,正如社会上流传的“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坏了胃”。
一些官员为何执迷于“酒桌办公”?坊间有个段子:没有酒桌上的一口扪,哪有仕途上的感情深。虽带有调侃的味道,但却足以说明并非官员肚里的“酒虫”作怪,而是他们头脑中的“酒桌迷信”在起作用。而通过酒桌来达成各种心照不宣的利益输送或交换,在现实中常常管用,以至于有些人对“酒桌办公”产生依赖,过度信奉酒桌上好办事,这就是“酒桌迷信”的现实逻辑。
的确,要管住公款吃喝相对容易,但要根除长期形成的“酒桌办事”风气的积弊,绝非朝夕之功。很多干部的真实心态都是:酒瘾好戒,“心瘾”难除。试问:党员干部有几个是真正的贪杯好酒之徒?只能说“醉翁之意不在酒”,通过推杯换盏拉近关系,揣度对方,进而提出在正规场合、意识清醒状态下不好说、不能说、不便说的诉求;很多时候“酒到位也意味着关系到位”,趁酒拍板,甚至突破规定,久而久之,“酒桌办事”实际上成为一种“暗程序”。
当然,“酒桌办事”成风还有另一大因素,那就是一些官员更拥有脱离监管考核的自由裁量权。许多事可办可不办,可以这样办也可以那样办,很多项目、资金可以给你也可以给他……才导致了酒瓶子都拖着印把子,要办事先上酒桌转一圈,而且出场喝酒还是给面子。长此以往,酒其实成了道具,成为权钱交易的“遮羞布”。
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能害人。当权力从办公桌转战酒桌,当公务办理变成“吃喝办事”,规矩和底线往往在推杯换盏中被扔在一边,交情和利益成了“通行证”,酒桌也就成了交易的舞台。对此,必须开展“酒桌办公”专项整治,严格公务接待标准和审批程序,严格财务管理制度,从源头上堵住“酒桌办公”的漏洞。同时,要破除某些党员干部心中潜在的“酒桌迷信”,让他们明白:“高脚杯”撬不动“章把子”,酒桌非但办不成事,反而还会误事、坏事,以此为他们调制“思想上的醒酒汤”。
“酒桌办公”本质就是借用权力“耍酒疯”。政策约束、明令规定可以一时管住官员的嘴,但从长远看,必须剥离附着于官场酒桌上的权力勾兑、利益输送,如此“酒疯”可刹,“酒瘾”可戒。
新京报:民间智慧督促政府退出微观干预 2014-03-12 |
光明日报:公务禁烟应领导干部带头 2014-06-03 |
傅达林:挑起大麻合法化讨论实为混淆是非 2014-08-20 |
人民日报:做守望民族精神的代言人 2014-09-11 |
检察日报:葬礼上跳“脱衣舞”折射文化市场... 2015-04-24 |
辜胜阻:成思危是历史转折的推动者 2015-07-15 |
用智慧和自信发展网络文艺 2015-09-14 |
谢浮名:也说 “送阳春白雪下乡” 2015-10-23 |
女教师课堂上“过烟瘾” 师德何在? 2016-05-09 |
道德绑架让残疾植树老人“饿肚皮喊好” 2016-06-0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