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强调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不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这点明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需要把握的准则,唯有如此,才能让中国乡村保持千姿百态,百花齐放,满园春色。
中华文明悠久而绵延不断,中华民族对乡土深情依恋,而承载这种文明和依恋的,就是千姿百态、万种风韵的乡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我们可以欣赏大漠孤烟,又可留恋小桥、流水、人家;幼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老了,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千百年的诗句描不尽乡容村貌,诉不尽家恋乡愁。
正因有如此厚重的历史,当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全社会高度认同,各地热情高涨,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将伴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因此,乡村振兴,必须注意做好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先行、突出重点、分类实施、典型引路。
现实来看,一些地方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出现了“形象工程”、片面追求“政绩工程”,“千村一面”的情况。一些地方在整治建设过程中存在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公园、大广场等“形象工程”,偏离村庄整治重点;一些地方照搬城市模式,脱离乡村实际;有的甚至存在破坏乡村风貌和自然生态等突出问题……
因此,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工作中,要防止层层加码、一风吹、一刀切。既要有只争朝夕的精神,又要有科学求实的作风;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扎实推进、从容建设、久久为功。
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可以相互依存,只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可以让城里人更向往,让乡村成为都市人的心灵家园。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