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高层日志-正文
张高丽撰文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www.workercn.cn2013-12-16来源: 求是
分享到:更多

    (一)以主体功能定位为依据,加快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要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多样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特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经济、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科学谋划开发格局,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一是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完善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相配套的法规和政策,加强规划实施监督,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形成各功能区的区域特色和竞争的比较优势。

    二是大力提高城镇化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水平。城镇化蕴含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只要规划好、布局好、建设好,就可以有效促进集约开发、均衡协调发展。但城镇也是消耗能源资源、排放温室气体的主体,未来我国将有一亿以上的农村人口逐步定居城镇,能源资源保障和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很大。因此,从编制规划到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都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积极推广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交通,注意适当添绿留白,同时实施严格的用地、用水、用能节约管理,加强环境污染防治。

    三是大力建设海洋强国。我国是海洋大国,保护海洋、经略海洋不仅涉及我国发展空间,也涉及国家战略安全。要确定和守住不再破坏生态平衡、不再影响生态功能、不再改变基本属性、已受损的生态系统不再退化的“四不”开发底线。沿海地区不能仅向海洋索取,更要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要实施最严格的围填海管理和控制政策,对已遭到破坏的海洋区域进行生态整治和修复,努力使海洋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改善。

    (二)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抓手,有效减轻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

    从源头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必须抓好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加快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下大决心化解产能过剩。要严控增量,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必须按中央要求,严禁核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违规项目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准开工,正在建设的项目一律停工。要逐步消化存量,有压减的指标和时间表,按照尊重规律、分业施策、多管齐下、标本兼治的原则,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政府引导作用,逐步化解产能过剩矛盾。

    二是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既要有压,也得有增,在压增中转型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发展空间巨大。要通过深化改革,探索新机制、新方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节能环保领域中。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科技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要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积极运用高技术对农业、工业、服务业进行生态化改造,通过清洁生产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努力攻克大气污染控制、水体污染治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技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四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根本变革,能够实现资源永续利用,源头预防环境污染,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目标,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施好循环经济“十百千”示范行动,建设一批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城市矿产”基地、再制造产业化等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加大推广力度,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做大做强。

第1页 上一页 2 3 4 5 6 7 共7页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