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 - 中工网
 

当前位置:中工网时政频道高层日志-正文
“习近平经济工作论述”解读之三 协调:奏响迈向小康社会的“协奏曲”(组图)
//www.workercn.cn2016-02-24来源: 人民网
分享到:更多

“两个文明”都要硬

  “我家两堵墙,前后百米长。德义中间走,礼让站两旁。”除夕夜赵薇演唱的歌曲《六尺巷》亮相央视春晚,掀起了一股对安徽安庆市桐城六尺巷的关注、探访热潮。

  一直在贵阳工作的曹玮,趁着回家过春节的机会带着爱人孩子一道来参观六尺巷。他说,全家一起参观六尺巷,就是希望六尺巷所包含的和谐、礼让、包容的传统美德能在家庭成员之间传递、传承。

图为安徽省桐城“六尺巷”,构建和谐社会,几百年前的古人们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

  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观念,可以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深厚的文化根基,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全部成果的总括和结晶。二者并驾齐驱,并行不悖。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确定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

  习近平指出:“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同时,强调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体现了重点论和全面论的统一。”

  习近平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协调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会对精神文明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经济的多元化会带来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只有把精神文明建设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要认清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什么,GDP、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标,但都不是最终目的,其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包括改善人们的物质生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等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精神文化生活的小康。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目前,从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与践行,以及孔子学堂弘扬传统文化等,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充分展现了我国人民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与亲和力,常常在于凡人小事。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最佳的桥梁和纽带就是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很多模范、好人、楷模等典型人物。

  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吴天祥,曾4次跳入长江救人,近40次无偿献出1万多毫升鲜血,以儿子的身份给7名孤寡老人养老送终,先后照顾孤寡老人26名、孤儿6名,向结识的300多个“穷亲戚”捐款捐物。

  “最美家庭”的评选是胶州市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缩影。2016年1月20日,胶州市李哥庄镇村民王兴富从镇领导手中接过了“洁净庭院”的牌匾。“镇领导亲自为我挂牌,在父老乡亲面前露足了脸。”他自豪地说。近年来,胶州以创建“文明家庭”活动为载体,把家风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由“基础硬件”向“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邂逅,贯穿于城市总体风貌之中,体现在市井生活之中。2015年3月,第四批34个城市(区)获得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北京的胡同、苏州的园林、上海的外滩,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城市特色,也正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

  一个好人带来的是一份正能量,一群好人交汇成了一股正能量,一股一股的力量不断汇集在城市乡村之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将更有“温度”。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我们要继续锲而不舍、一以贯之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前进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

  虚功实做,水滴石穿。实践证明,目前我们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仅内涵更加明确、内容更加丰满、思想更加成熟,而且日趋深入人心,已经成为凝心聚力奔小康、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彰显了“协调”的魅力所在。国富民强中国梦,惟此二者“协调”,才能成功。

1 2 3 4 共4页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