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媒体记者在新闻中心工作。新华社发
继2018年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重要命题之后,2019年3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4月16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重要文章,强调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这些重要论述,赋予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重大使命,为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广大文艺和社科工作者要承担起上述使命,需要切实增强“四力”。“龙文百斛鼎,笔力可独扛”。“四力”,说到底要体现在“笔力”上。本文拟主要围绕笔力,谈谈广大文艺和社科工作者如何将伟大志向、职业信仰和真挚情感倾注于笔端,用心练就笔力,让笔力发挥出强大能量,为党和人民继续前进提供精神动力。
1.笔力即表现力
文字是思想的外化表达,思想则是文字的精神内核,两者互为表里。表现力,是思想对外部世界的作用力,其作用力大小,源于作者的思想深度和精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可见,精品之“精”,既要“思想精深”,又在于作品有足够的表现力,能够体现出作者深刻的洞察力和思想穿透力,能够站在同时代思想和精神高度洞察人生、烛照现实,能够深刻揭示社会本质和发展趋势,从而给人们认识世界、领悟人生以深刻启迪和有力指引。古往今来一切经典作品,其之所以成为传世之作,无一不具有强大的思想表现力。屈原以其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熔铸于笔端,创作出《离骚》这一宏伟诗篇,成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鲁迅以其犀利笔锋和富有创造性的形式深刻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性和反动势力的黑暗统治,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伟大奠基者。革命导师马克思,怀着毕生为人类解放而奋斗的使命,对其所处的时代和世界进行深入考察,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其所著的《资本论》被誉为“工人阶级的圣经”,其所创立的思想理论,“既是那个时代精神的精华又是整个人类精神的精华”,对人类思想史和人类文明进程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使其成为公认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些宏伟篇章所承载的深刻思想,无一不是借助于强劲笔力得以传达的,无一不是厚积薄发和笃定恒心、倾注心力于笔端的结果。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广大文艺和社科工作者要“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就必须在提升作品精神高度和提升笔力两方面下功夫。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强思想理论中的真理与道义含量,尤其要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提升笔力增添精神内核;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熟练掌握其立场观点方法,传达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与文化观,为生产思想精深的高质量文艺和社科产品提供方法指引;增强文化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增强思想理念中的文化滋养与文化底色,通过笔力,提炼标识性概念,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新的时代气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