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习时政看点工事全总工会评论权益视频财经企业就业民生国际军事理论汽车健康人物书画摄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娱乐体育

中工理论

幻灯片

从战役矛盾运动规律说起

——浅谈军事理论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高义村
2020-09-22 16:39:50  来源:解放军报

  要点提示

  只要占有的信息或材料足够,用心去思考,一旦思考到位,灵感到来的前提和基础就有了。

  战役作为一个复杂的战争事物,也是一个系统,也要遵循结构决定功能、结构质变规律,必须创设一个合理的战役结构,以其功能实现达成战役目的。

  (一)

  在战役学研究中我们知道:战役结构与战役目的的矛盾是推动战役发展的基本矛盾,努力创造、捕捉有利于我的战役结构是战役筹划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那么,为什么是战役结构而不是其他东西直接决定战役胜负,为什么战役结构应作为战役指挥员关注的核心,其背后的机理是什么?

  战役结构与战役目的构成战役的基本矛盾,是由唯物辩证法及系统论原理共同决定的。唯物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最彻底最全面地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它认为世界是由无数相互联系、依赖、制约、作用的事物和过程形成的统一整体,规律实质就是事物与事物、事物内部构成各元素之间在时间、空间上的稳定关系。这一表述,实际与现代一般系统论内涵一致。系统论认为,系统结构决定功能,结构质变,事物的性能就会发生质变。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与系统论这些观点耦合起来,可以作如下表述:事物内部全部要素,在外界输入信息的情况下,不断会产生要素量的变化和方向的变化,这一不断滋长的要素间关系的变化总在调整事物的结构,一旦方向偏差到一定程度、数量达到一定的量,结构就发生质变,这就是量变到质变规律的系统论实质;随着外界能量和信息的反复影响,事物会不断融会形成一个个新结构,不断产生新的功能解决新的矛盾,这一过程也可描述为否定之否定过程,是一种阶段的结构否定另一种阶段的结构。这样,总体来讲,事物内部结构与新功能之间的矛盾,就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基本矛盾。

  战役作为一个复杂的战争事物,也是一个系统,也要遵循结构决定功能、结构质变规律,必须创设一个合理的战役结构,以其功能实现达成战役目的。一个战役结构形成了,相应战役目的实现了,这个战役就结束了。所以,战役结构与战役目的之间的矛盾,是战役这个事物运动过程中的基本矛盾。从战争发展看,在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中,不断用新的结构去解决一个又一个战役,从而推动战争向前发展直至战争结束。

  (二)

  研究探索唯物辩证法与系统论耦合的规律,对于军事理论研究有什么意义?意义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以描述的、可操作性强的考察事物、研究事物、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一般方法论认识论。它启发我们,在研究重大问题时,要尽可能找到影响这个问题所在领域的全部外部因素或信息,尔后调整形成一个最佳的要素构成关系,也就是结构,以产生新的功能,解决新的矛盾。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对此,列宁也有过深刻论述。列宁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四项要求,其中第一个就是要全面考察事物,也就是要把握、研究事物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中介。即要考察清楚所有影响事物的外部因素。从系统论角度解读,就是要把握系统与外界交换信息和能量的所有渠道,以及交换的对象。所以我们在研究一个新的重大问题时,首先要分析形势,搞清决定事物变化的外部因素是什么,换句话说就是为什么研究这个问题,或者说是“怎么看”这个事物。第二步是解决事物的本体发展规律,就是内因。

  列宁讲的第二个要求,是要在事物的发展运动中观察事物。这是因为事物发展和变化的根本原因即内因,是事物自身的内在矛盾,这要求我们分析事物基本矛盾,一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及矛盾的主要方面。从系统论看,就是要分析系统内部要素及其关系。在分析事物内因时,一般是逐层分析,先分析事物构成的直接下位性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就是先分析系统的子系统,子系统里还有子系统,直到最后的刚体,就是要素。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要解决的事物“怎么办”的问题。

  列宁讲的第三个要求,是要把人的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和检验真理的标准。笔者认为,这是马克思主义明确宣称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实质内涵,是我们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以人的主体性,遵循主体的目的、利益和需要“变革世界”,把人的组织因素全部放进去,以人类自己及人为系统去推动事物。这样就涉及对事物“怎么抓”的问题,跳出事物影响的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之外,我们以人的主体性来进行实践,来进行推动。这样,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容,就从事物本身的事实维度、自然维度,发展到人的实践活动的价值维度、社会维度,事物发展的历史过程就完整了。

  这样看来,“怎么看、怎么办、怎么抓”的总体研究思路是人类目前研究和推动社科类事物的基本办法,也是军事理论研究遵循的基本思路。

  (三)

  “怎么看、怎么办、怎么抓”,三者构成一个稳定的解决问题、呈现形式的基本结构。难题集中在“怎么办”上,即如何形成一个新的结构特别是如何创新形成一个复杂系统结构?回答这个问题,要经历“三层境界”的跨越。

  第一层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面关键点在于两个字:独和尽。“独”就是所有观点最终要集合到一个脑子里,才能融会贯通。岳飞说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包含了这个道理。此外,是一个“尽”字,就是要把问题涉及的全部内外因素搞清楚。充分占有材料,历史的、现实的、外军的等相关材料都要尽可能“望尽”,“望尽天涯路”。实际上,毛泽东同志的“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必要的侦察”,《战争论》中军事天才的要素之一“知识全面”,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在掌握全部材料后,开始进行思考。思考必须朝着预设的目标,运用全部材料进行碰撞交错、融会贯通,进行反复试错,这是一个艰苦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对一些新问题的解决而言,思维活动更是艰苦。只要占有的信息或材料足够,用心去思考,一旦思考到位,灵感到来的前提和基础就有了。毛泽东同志的“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战争论》中关于军事天才的要素之二“刻苦钻研”,都是这个指向。

  第三层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古往今来,许多“大家”都意识到或碰到过这个问题。据传,苹果掉到牛顿头上,促使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其实,任何理论的形成都是先有这一理论的基本知识,经反复碰撞交错形成一个成型的知识结构或者系统,苹果往下掉而不是往上飞这样一个启示性知识到位后,全部知识迅速完整、结构迅速定型以涌现出新的功能。思维科学专家刘奎林教授对此类情况曾说过“灵感的蕴育也有一个过程,只不过不在意识范围之内,而在意识范围之外,在潜意识。当酝酿成熟,却突然沟通,涌现于意识,成为灵感”。

  上述“三层境界”为军事理论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和方法,即穷尽全部材料、冷静深刻思考、触发产生灵感。如果用复杂性科学来解释,就是指原有知识系统解决不了内部的问题时,必须注入新知识推动原系统产生新系统新结构,新系统新结构融合问题后涌现出新功能来解决。指挥员在选择作战形式、设计战争战役结构,研究人员在研究重大军事问题时,都要有这样一个在更高层次更大系统内实现思维飞跃的过程。当然,在进行具体问题研究时,还应结合事物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断创设新的结构、增加新的功能、解决新的矛盾。

编辑: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