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新常态的特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认为:所谓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一是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二是物价水平缓慢抬升、通胀压力逐渐增大成为常态。三是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阵痛相伴而行成为常态。四是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成为常态。五是环环相扣、相互影响的各类风险显性化成为常态。六是宏观调控理念和思路创新成为常态。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培林认为:增长速度可能会比过去10多年有所降低;推动增长的主要力量,将转向主要依靠转型升级、生产率提升和多元的创新;经济结构也将会发生新的变化,比如,服务业的比重超过第二产业,投资的比重会达到峰值并缓慢降低。
北京大学教授黄益平认为:中国正在经历从“经济奇迹”到“常规发展”的重大转变。目前增长率稳定,但未来十年有可能进一步下降。同时,通胀压力正在上升,并可能最终稳定在5%左右。这些变化构成了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为了使中国成功转向更加平衡、更加高效和更加可持续的经济模式,政府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政策行动。
新常态的挑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认为:中国已有的增长模式使得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一是财政金融风险逐步显露。比如原先可以盈利的制造业企业可能因为成本上升或需求不足而出现全行业亏损,长期积累的房地产泡沫可能因为需求收缩而破灭,地方的土地财政模式可能难以为继。二是新旧增长动力的接续出现断档,新的增长动力难以形成。三是宏观经济平衡的难度加大。平衡物价和增长的难度加大,平衡收入增长和GDP增长的难度加大,平衡就业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矛盾加大。四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加。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认为:新常态下我国面临六大挑战。第一是投资。我国以往投资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剩”的悖论,新常态下需要进一步解决好这个悖论。第二个挑战是债务率上升和杠杆率飙升。第三个挑战是城镇化问题。新常态下需要从城乡一体化的角度重新看城镇化。第四个挑战是房地产市场。第五个挑战是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第六个挑战是金融问题。
如何应对新常态下的挑战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厉以宁认为:要完成中高速增长率的常态,除了要改进弹性指标,用预测值代替目标值,还要改革配套。最重要的改革,第一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包括国家资本怎么运用,是管企业还是管资本,怎么把资本运用得更好,增加资源配置效率。第二是城镇化的建设。要改城乡二元体制,做到城乡一体化,让农民跟市民没有身份的差别。第三是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重点在初次分配,首先的问题是农民得有产权。第四是教育资源要均衡分布,职业教育体制要大力发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认为:应对挑战关键是深化改革,当前的重点是加强改革部署的落实,同时要以稳增长、促转型来倒逼改革,加快推出针对性强、时效性强的改革措施。具体来说,要以破除行政性垄断促进竞争为重点,加快基础产业领域的改革。要以服务业为重点加快对外和对内开放,应该按照负面清单模式,着力推进金融、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对外开放。(莘妍 辑)
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 2010-08-12 |
中美关系风云多变曲折前行 | 2010-08-12 |
论文选编(四) | 2010-08-12 |
论文选编(五) | 2010-08-12 |
毛泽东,一个伟大的“ 读书人” | 2010-08-12 |
戏曲新戏应打破独占走向全国 | 2010-08-12 |
在改革发展中密切党群关系 | 2010-08-12 |
新脚步 新常态——解读中国经济数据背后的... | 2010-08-12 |
关于新常态下广西发展的思考 | 2010-08-12 |
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理解新常态 | 2010-08-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