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全球化中的中国人类学
//www.workercn.cn2016-01-08来源:文汇报
分享到:更多

  

  现代欧亚人中的古人基因

  金力(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过去两年的工作,是在现代的欧亚人群当中,看看有无古人的基因片段。我们更注重的是,这些片段在人类进化时究竟有什么样的生物学意义?我们都知道,人和猩猩是在600万年至700万年前分开的,非洲大陆出现的直立人大概是在200万年前走出了非洲,到了世界各地。70万年前左右,又有一拨人——丹人(丹尼索瓦人)和尼人(尼安德特人)的祖先,走出了非洲。大约是20万年以前,非洲大陆的直立人进化成现代人,然后在5万年至7万年前,也走出了非洲。这是在目前“走出非洲”的人类学框架下的一个大概的描述。走出非洲的前夕,最早有直立人,后来又有尼人,但我们更关注自己的祖先——现代人,在5万年前走出非洲,到了欧亚。

  我们提出的问题是,第一拨走出去的和后来一批到达者之间有没有发生基因交流?10多年前,我在耶鲁大学参加一个人类学的小型讨论会,在场的很多人类学家认为,尼安德特人对于我们现代人的祖先基本上没有吸引力,他们之间不可能发生任何关系。通过早期的研究,现代人的基因组中确实没有发现尼人基因的踪迹,但是到了2006年有一个很大的转折——尼人的全基因组测序完成之后,在欧亚的现代人中发现了尼人基因片段的“渗入”(introgression)。这个词是我从生物学、生态学那里借来的,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都是用“渗入”,也许从人类学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翻译。而且也搞清楚了,现代人与尼人分离的时间大概是在55万年至70万年前。欧亚现代人的基因组中含有古人的片段,约占基因组的1%至4%,后来数据更加精确一点,估计是在1.5%至2.1%之间。另外又发现了一种古人,叫丹尼索瓦人,他们和尼安德特人有一个共同的祖先,在美拉尼西亚现代人的基因组中,占4%至6%。而在东南亚人群中,所占比例要小一些。也就是说,现代人在5万年至7万年前走出非洲的时候,很显然他们在欧亚大陆上碰到了古人。

  古人究竟怎么定义?我们现在从骨骼上提取并且看得到的,就是尼人和丹人,这里也不排除还有其他的人,包括新近发现的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化石。在非洲和欧亚大陆,可以看到古人的足迹,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是,古人对于现代人类基因组的贡献究竟有多少?来源何处?从生物学家的立场出发,我们希望知道,古人究竟提供了哪些基因?这些基因有什么特点?跟人类的疾病有什么关系?研究中最大的难点,是在人类基因组中找出古人的片段。可能很多人认为这件事情很直观,但其实是一个很难的计算生物学问题。在2014年,有3个组同时提出了各自的方法,我们这边采用的是动态规划+隐马氏法。我们的目标是找一个异等位基因,它只在现代欧亚人中出现,非洲人身上不存在。思路非常简单,如果现代人来自非洲,非洲人没有而后来的现代人却有了,这个东西可能就是外面来的。这样的等位基因实际上有三种可能来源:一是来自古人;二是现代欧亚人与非洲人分开后产生的突变;三是最初的非洲人和欧亚人都有,但后来非洲人由于随机漂变丢失了。第一种情况是片段进来,因此集中分布,而新产生或者突变的话,往往是随机分布。这就让我们可以判别,那些片段是否来自外面。如何确定边界?基因组那么大,一个个数据看过来是不现实的,所以要设计一种算法,自动、大量地分析数据,拿到精确的结果。

  我们的数据来源是现代的非洲人和欧亚人(一开始没有用尼人和丹人的数据),在基因组中找到了各种片段,通过对比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现代欧亚人与非洲人的差别大概是5万年,约占整个基因组的97.6%;第二类,现代欧亚人与现代非洲人的差别大概是90万年,并且与尼人、丹人关系很近;第三类更神奇了,差别在350万年,基本就是人和猩猩分化后产生的东西,具体是什么,我们也说不清楚。也许是早期直立人,但现在没办法去确认。尼人的混入是很明显的,尼人的基因组混入现代人的基因组中,有两种可能:在欧洲人和东亚人分开前进入,还是在他们分开以后进入,这就要看,究竟是一次还是多次,以及何时何地?我现在来作个小结,在现代欧亚人的基因组中,大约有2.4%的古人片段,而在古人片段中,我们看到绝大部分来自尼人,也发现了更古老人种的基因片段。

  那么,这些片段上的基因起了什么作用?大部分跟环境应答的生物学过程有关。我们针对这个做进一步研究。前面是初筛,大概知道哪些片段可能是从古人来的,接下去就要追求精细——如何确认它们就是尼人的片段,边界又该如何确定?我们提出了三条原则:相似性、差异性与真实性。最近,我把现代欧亚人中已经报道过的古人基因片段列了一张表,对应的功能基本上都跟免疫系统、皮肤、紫外照射有关。回过头看,人类学研究一开始最关注体质人类学的差异就是肤色不一样。对人来说,肤色是很重要的,由不同的紫外线照射、不同的纬度决定。我们祖先最不该做的一件事就是走出非洲,把自己置于一个很危险的环境中——阳光照射不够,然后拼命地突变,让肤色变浅。但是仅有突变还不够,一个物种到新的环境迎接新的挑战,一定要积累很多遗传多样性。在人走出非洲以后,谁给他们提供了这些改变?答案是尼安德特人。原来大家都认为,人类到了新的环境,通过自身的突变来完成适应过程,但现在我们依据研究发现提出了一个假说:现代人走出非洲以后,通过与古人的基因交流所获得的遗传变异,来适应欧亚大陆新环境的挑战,来弥补其自身遗传多样性的不足。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