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滚动-正文
坚定理想信念 坚持“四个自信”
——云南社科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座谈会综述
//www.workercn.cn2016-07-08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7月5日,云南社科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座谈会在省社科联举行。省委党校、省委党史研究室、省社科院、省社科联、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和云南民族大学的7名专家学者畅谈学习体会,解读理论观点,把握深刻思想内涵。与会者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站位高远、立意深刻、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的纲领性文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是指引中国共产党更好担负历史使命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学习、宣传、研究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理论研究上不断突破,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 推动伟大事业继续前进

  与会者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主旨,也是贯穿讲话全文的一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从8个方面全面而深刻地阐述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深刻内涵。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首要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

  省社科联党组书记、研究员张瑞才认为,从思想理论建设的角度来说,“初心”涵盖了我们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涵盖了我们的信仰,涵盖了我们的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非常重视思想理论建设的党,而且始终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党的建设的首位。所以,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思想理论建设的角度来说,应当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努力:首先,增强看家本领,强化理想信念。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个政党,从建党之初,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也讲得很清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最核心的要义就是要强化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就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其次,紧扣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不断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两个重大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改革开放30多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即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首先要做的就是承担起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大众化。第三,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要遵循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第一次提出党的建设的基本规律:“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从思想理论建设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这个“时”就是两个内容:一个是时代,一个是实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我们正在开展的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寻求思想理论建设的结合点和切入点,这是社科理论界应该承担的使命。

  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杨林兴指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是告诫我们,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始就担负起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忘记共产党人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出发的。今天,我们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前进。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总结中国共产党95年来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和面对未来发展中的严峻考验和挑战的基础上,掷地有声地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宣言。习近平总书记豪迈地向世界宣告,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扎根中国大地、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独立自主实现国家发展的战略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气势恢宏地宣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

  信仰、信念方面,何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李兵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信念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正是由于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令人信服的科学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才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不忘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信念的“初心”,既是中国共产党95年光辉历程历史逻辑的必然结论,也是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毋庸置疑的,这不仅在于它是建立在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的基础上,总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去认识世界和发现规律,并自觉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自己;而且,还在于它始终立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公开声明自己是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服务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不仅能够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而且,作为其理论必然结论的高远追求和崇高理想——共产主义,注定成为共产党人的信仰和信念。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今天,我们迎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发展的重要机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任重而道远。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云南民族大学教授谢本书强调,“不忘初心”就是不要忘记党成立时的初心,不忘理想,不忘信仰,不忘宗旨,不忘责任,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信心和力量,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相结合,不断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这个初心,不忘这个初心,坚定理想,坚持自信,是我们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在波澜壮阔的95年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艰苦奋斗,跨过一道又一道的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为中华民族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继续前进”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的前提下,阐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是一场伟大的斗争;告诫全党时刻准备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坚持“四个自信” 增强发展信心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与会者认为,“四个自信”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对历史传统与现实国情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与国家前途的理性思考,体现了对人民福祉与社会发展的责任担当,有助于增强我们对道路选择、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的自觉自信。

  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谢青松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自信”的论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所构成。其中,道路决定前途命运,理论提供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证,文化乃精神支柱。明确提出“四个自信”,表明我们在道路上更加坚定,在理论上更加成熟,在制度上更加完善,在文化上更加自觉,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中华民族自信的底气所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要求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张德寿提出,要以常识理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问题。何谓常识理性?常识理性即是基于常识而非某种理论范式对事实作出的判断。首先是承不承认中国成就?中国今天的成就必然是综合因素使然,必然是一种合力作用的结果。那么是什么整合了这些因素呢?是政治,是制度体系的综合性作用。没有政治,准确说是没有与之匹配的合适的制度体系,这些因素不可能整合起来。为此,看待中国成就,必须有政治观点。恰恰是中国政治把各种因素整合起来,形成了整体合力,使之服从服务于中国的国家主题——现代化建设。没有政治的支撑,换言之,没有中国制度体系的支撑,很难想象中国能有今天的成就。中国共产党执政60多年,领导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一活生生实际,证明了和正在证明着中国的制度具有内在优势。我们必须理性而自信地认识到这一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杨纪武认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之根,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中华民族所以是这个世界最优秀的民族,很大程度上缘于它的文化。中华传统文化蕴育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品格和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价值理念,即气节为本、责任为先、群体为上、和谐为贵的价值理念,培育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坚韧、包容的品格。这些价值理念,也是中国传统社会仁人志士追求和秉持的文化信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源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永刚 苏宇箫 王大林)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