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中国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建设尤其是民生改善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充分说明中国理论是科学理论、惠民理论,具有强大威力,理应充满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民生改善取得巨大成就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1978—2014年,我国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至2.884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从134元增至1.0489万元,不考虑价格因素,分别增长83.1倍和71.3倍。对总人口处于增长期的大国来说,即便与经济起飞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人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也是较快的。收入不断增长,也极大地改善了消费结构。1978—2013年,城乡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从57.5%、67.7%降至35.07%、37.7%,达到了国际标准的相对富裕水平。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数亿人摆脱贫困,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1978年我国尚有2.5亿人未解决温饱问题,而且当时国家的贫困标准较低。在逐年提高贫困标准、减少贫困人口的基础上,我国自2011年起把贫困标准增至年人均纯收入2300元,相当于按购买力平价计算每人每天收入2美元的国际中位贫困标准。按这一新标准计算,到2014年我国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每年仍须减贫近千万人,而且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减贫难度加大,但党和政府的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加大。
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在温饱问题解决后,就业成为我国最大的民生问题。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有2000多万农民工“返乡”。进入新世纪,我国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并不断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就业形势出现根本性好转。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保持在5%左右,低于自然失业率,可以说实现了充分就业,即实际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的就业状况。在世界经济低迷、一些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我国在经济新常态下保持充分就业,实属不易。
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对改善民生具有基础性作用。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经费支出已达国家当年GDP的4%.目前,全国实现了城乡9年免费义务教育,并在农村免除学杂费,还为困难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2000—2014年,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毛入学率从12.5%增至35%.在人口结构红利逐渐消失的情形下,人口素质红利增长明显,我国正从人口大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大国、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基本形成保障体系。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快速发展。截至2014年底,全国参加城镇职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3.4亿和5亿;截至2015年3月,基本医保覆盖人数已超13亿人。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大保险为框架,以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住房保障为辅助,我国已形成世界上最大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造福人民是中国理论的核心价值取向
以促进共同富裕为奋斗目标。中国理论以“计利当计天下利”的情怀,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牢牢抓在手里,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始终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作衡量中国现代化的标志。以此为认识基点,我们党打破低效率的“大锅饭”机制,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在中国理论指导下,面对不同时期的民生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使民生改善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以维护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在达到“总体小康”后,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但在社会快速转型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地区发展不均衡、贫富差距拉大等突出问题。为此,中国理论鲜明彰显公平正义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把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近些年,我国采取一系列举措调整收入分配,收到良好成效。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在2008年达最高点0.491后开始回落,到2014年已连续6年持续回落至0.469.
以加强社会保障为托底工程。中国理论强调,社会保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网”和“稳定器”,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提高统筹层次和实现制度统一等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此,我国出台一系列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的举措,形成了一套比较好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流程,大大改善了民生。(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大民政”与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 | 2011-03-01 |
控制改革成本 扩大改革红利 | 2011-03-01 |
增进人民福祉 打造幸福民生 | 2011-03-01 |
顺应新期待 改革不停步 | 2011-03-01 |
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辩证关系 | 2011-03-01 |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尤需群众视角 | 2011-03-01 |
紧密结合改善民生推动发展 | 2011-03-01 |
凝聚共识 激发投身改革正能量 | 2011-03-01 |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 2011-03-01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指针 | 2011-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