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时政撷英-正文
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林应武//www.workercn.cn2014-11-24来源:南方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在其系列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突出重点、守住底线、完善制度、引导舆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等许多民生保障的重要论断,充满着真挚的为民情怀和务实的思想作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承担着党和政府保障改善民生的重要职责,必须时刻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织牢民生保障网,努力使全省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要求我们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年来,广东民生保障工作取得了扎实成效,但与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群众期待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民之所望就是施政所向。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建机制、强优势、补短板、兜底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当前,重点是要加快提高基本社保覆盖率和民生保障水平,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民生保障体系,使人人都享有基本的社会保障,力争到2015年基本社保覆盖率达到97%,粤东西北地区民生保障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珠三角地区保持全国前列;2017年基本社保覆盖率达到98%,提前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省各市民生保障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

  二、充分发挥社会政策托底作用,着力解决群众现实利益问题

  保基本、保底线最关乎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稳定,必须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定向施策,持续发力,务求实效。当前,要着力抓好三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

  一是依法推进企业职工全员足额参保。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和省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保执法检查,坚决消除有法不依的现象。依法妥善处理企业职工社保的历史遗留问题,维护好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完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负责任地解决好他们的就业、养老等长远生计问题。

  二是全力预防化解劳资纠纷。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年”、“劳资纠纷预防处置攻坚年”专项行动,抓紧化解劳资纠纷大案、要案和历史积案,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确保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三是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推动社保信息公开,不仅让群众知道有什么惠民政策,还知道去哪里办、怎么办。在提高镇街平台服务水平基础上,建设村居、社区服务平台。建成全省集中式信息网络,实现省、市、县、镇、村全线贯通,数据互联共享。推行社保卡、网上服务大厅、微信微博等信息化服务手段,让广大群众就地就近享受人社公共服务。

  三、全面深化民生领域体制机制改革

  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部署,着力突破制约民生保障工作中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民生保障的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有利于促进充分就业和全民创业的政策体系。健全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打造政策最优、环境最好的创业强省。建立不分省内外、不分户籍、终身培训的均等化异地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制度,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完善“积分制”入户和高技能人才入户城镇制度。

  二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全民社保制度。推进企业职工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城镇职工最低养老金保障机制和困难群体参保资助机制。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建立重特大疾病补助制度,健全省级异地就医结算系统,推进实现参保人在省内异地就医多向联网即时结算。

  三是构建劳动关系协调新机制。建立健全企业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建立与人力资源市场相适应的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坚持源头治理、法治解决原则,建立劳资纠纷预警处置新机制。加快推进建立快立、快审、快决的调解仲裁机制,完善错案追究制度。

  四、促进民生保障可持续发展

  广东是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全国第一,但人均财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粤东西北不少地区经济发展还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立足于这一实际,不能超越全省经济发展承受能力,否则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欧洲、拉美、中东等一些国家出现的“福利陷阱”已有深刻教训。我们要加强舆论引导,树立勤劳致富的正确理念,努力使群众形成符合经济发展实际的民生需求和预期。

  一是倡导勤劳致富改善生活。使广大群众牢固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真正认识到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自身奋斗的目标。

  二是培育可持续的民生保障观念。使广大群众进一步认识到,只有通过发展经济、做大“蛋糕”,才能为持续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脱离基本国情和省情的高收入、高水平民生保障,不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改善民生也难以为继。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每项政策出台与实施都必须加强宣传解读,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把政策讲透彻,把思路举措讲清楚,把群众利益讲明白,争取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广泛凝聚社会共识。(作者系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