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海员之家”“娘家人”的创新服务路
//www.workercn.cn2016-07-27 17:48:52来源: 中工网
分享到: 更多

一个“海员之家”“娘家人”的创新服务路

——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服务职工纪实

中工网记者 葛文琦

移动“海员之家”。中工网记者 葛文琦摄

德籍船员海上误吸清洁剂,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联合青岛海事局联系中国交通运输部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直升机三小时急救。资料图片

山东海员工会、青岛海事局与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联合开展的海员投诉案调解会。资料图片

  酒吧、电子阅览室、购物、家属接待室……以前,对于在长期穿梭在浩瀚海洋上的船员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现在,在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都一一成为现实。在服务海员的里程碑上,创造性地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一个码头都有海员俱乐部,它是国家进行对外友好宣传的一个重要窗口。为海员提供医疗、维权服务也是俱乐部的主要职责。”

  “服务海员,没有阵地,也要创造阵地!”

  “2010年俱乐部因青岛市政府重点工程拆迁,为海员服务的俱乐部阵地就没有了。” 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主任尹常忠介绍。“但我们绝不放弃为海员服务。”

  一站式、一条龙、贴身的优质服务,曾经是每一位海员的“奢望”。如今,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结合当前港口需要,把传统的等靠接待船员模式,转变为根据船员不同需求,送服务上门的“私人订制”。尹常忠说,“移动‘海员之家’由三个大型集装箱组成,为海员进行公益性服务,是海员服务的一项创新工作,属国内所有港口首创。”

  “虽然跑内线,但是也会经常信号不稳定,沿海找信号成我们航行之余的‘重要任务’。” 41岁的张勇和他的同事告诉记者,“移动‘海员之家’能为我们在停泊靠港的短暂时间提供人性化的服务,为我们节省了时间,解了下船后‘难以进市区之渴’,非常期待在港区见到它。”

   “别人往回走,我们要到前方一线去!”

  “1952年建立俱乐部以来,为海员提供医疗服务是传统项目,是不可替代的。几乎每年都有多起突发事件,遇到大风大浪,有的船员突发重大疾病,就要动用直升飞机、登陆艇、快艇前往浅海锚地。” 尹常忠介绍。

  2012年11月8日,在距青岛63海里的海面上,一艘印度籍集装箱船舶上有一名印度籍海员手指被机器压掉急需救治。当时胶州湾内的风力已达6级,驻青部队、海警、边防的舰艇均以风浪大为由拒绝出动。情急之下,救援人员租用了一条老旧的港湾拖轮出海救援!驶出港湾后,风浪骤然增大,风力增至8级,浪高到了3米以上。经过11个小时的拼搏,救援船挣扎着和伤员所在的船舶汇合。救援船回航途中,海上风力加大到12级。57岁的 救援船长说,“这么大的风浪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遇到”。救援人员普遍晕船,连有多年航海经验的老船员也开始晕船。一个小时船仅仅前进5海里。从驾驶室的窗户向外望去,5米高的大浪一个接一个砸向救援船,船头一遍遍的被大浪压入水中。最终,经过近十四个小时与风浪的殊死搏斗,救援船非常幸运的进入了青岛港。

  被救印度籍海员惊魂未定的感激到,“感谢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的先生冒死救我,这份情谊我一定要铭记在心,永生不忘!”由于俱乐部救援及时,争取了时间,青岛医生成功为海员接活断离的手指,使印度籍海员避免了残疾的厄运。

  “维护船员切身利益,不抛弃、不放弃,坚持服务到家!”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俱乐部就开展海员法律维权等海员保障工作。

  2012年4月,一个丹东籍海员来到俱乐部,称在船上发生工伤,诉公司不按照规定赔付伤残补助、伤残工资等费用,接到海员投诉后,俱乐部迅速向上级汇报,同海员所属公司联系,了解情况。最终历时三年半,经俱乐部上百次的努力,劳资双方达成谅解,此案,为海员挣得各种费用十七万余元。海员事后说道:“没有海员工会的帮助,公司对我的伤残赔偿等一系列的补偿是不可想象的!”

  青岛国际海员俱乐部不仅服务中国船员,同时也为外籍海员维权。在服务海员的道路上,他们的脚步从未停歇……

我要留言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