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畔,从高空俯视天津港,4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173个泊位星罗棋布。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港考察时指出,要志在万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
一年多来,天津港在“智慧”“绿色”上下足了功夫,一座智能化、高效化、绿色环保的现代化港口雏形已现。天津港集团广大职工深深感受到高质量发展带来的喜人变化。
不让一名困难职工掉队
2019年,天津港集团制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实施办法》,实现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全年人均工资增幅3%左右。
事实上,职工工资条上发生变化的不只是工资。从今年开始,天津港集团建立了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住房公积金两项福利制度,同时调整了企业年金方案,大幅增加企业年金的投入,职工在住房、医疗和养老方面的保障水平大幅提高。
据测算,以上3项福利新政,该集团公司每年将增加投入2亿元。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作为职工“娘家人”,天津港集团工会不让一名困难职工掉队,精准完善帮扶体系,竭诚服务广大职工。
天津港集团工会干部的贴心慰问,让患病职工倍感温暖。从2019年7月开始,在落实天津市总工会住院慰问金的基础上,集团工会为每位重疾职工增加4000元的慰问金。
在落实市总工会1万元至5万元的大病救助金基础上,集团工会专门出台举措与市总大病救助政策衔接,个人自付医药费总额达到6万元的再给予2万元、最高2.7万元的救助,构建起了患病职工多层次救助体系。
截至目前,集团工会住院重疾慰问和大病救助政策惠及职工157人次,经费支出100余万元。
天津港集团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黄琦介绍,集团工会帮扶工作实现“四季恒温”,每年投入数百万元落实日常帮扶解困、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品牌工作,每年还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会员普惠服务。
蓝领职工的体面劳动
每逢盛夏,码头酷暑难耐,头顶烈日干活儿是常有的事儿。今年夏天,天津港外轮理货公司生产业务部部长王顺国体会到了新变化。
6月,天津港全部80台岸桥实现全国港口首家智能理货系统内外理一体化运行,车号、箱号一次识别准确率超过95%,大大提升了码头装卸、理货和物流效率。
坐在温度适宜、干净整洁的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王顺国目不转睛地盯着高清显示屏,不时用对讲机调度协调。干了28年理货的王顺国感慨:“冬战三九、夏战三伏、肉眼看箱子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说起工作环境的变化,集装箱公司远程操作队副班长丁亚楠也很有感触:“通过集装箱场桥的远程自动化改造,工作人员在办公室里就能操作,采取最优轨迹完成集装箱装卸。再也不用在狭小的司机室里猫着腰干活了,作业效率和精准度也更高了。”
天津港集团有一个出名的“巾帼班”,场桥女司机们在中央控制室,通过两块屏幕就能监控整个作业流程,操作只需操纵杆和鼠标。女职工一个人可以远程操控5台场桥。
一年多来,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加速推进,建成全球首个在传统人工码头上通过智能改造实现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全球首次实现25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成组整船作业;搭建京津冀港口智慧物流协同平台……
越来越多的自动化设备正在替代码头上严冬酷暑的人工操作,在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的步伐中,天津港越来越多的蓝领职工实现了体面劳动。
让技能人才职业有发展
2019年10月16日,作为天津市首家市属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企业,天津港集团完成了首批技能等级认定工作,颁发出了全国港口行业首张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证书。
天津港集团大胆尝试开发自主技能评价体系,突破传统技能鉴定的瓶颈,这标志着天津港为港口技能人才打通了职业成长之路,开启了港口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新纪元。
天津港集团组织人力部副部长丁建志介绍,从2019年开始,集团公司全面深化人事管理、劳动用工、收入分配制度3项改革,加快建立管理人员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三能”机制,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内生动力。
为改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匮乏的现状,天津港集团全面搭建一整套技能人才职业发展体系,让技能人才在企业里更有干劲。在横向打通技能和管理、技术间岗位序列通道,让技能人才有了职业发展选择权;在纵向增加岗位设置和职业等级设置,技能等级上增设“首席技师”,岗位设置上增设“技能顾问”“技能总监”等岗位。
天津港集团煤码头公司孔祥瑞操作队队长张瑞元说,现在靠技术技能同样有很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只要踏实肯干出成绩,工资待遇不比行政领导差。
天津港集团还破除了薪酬晋级“天花板”,让技能人才有了更多获得感。优化企业内部薪酬考核机制,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大幅提高高技能等级的提档步幅、技能人才的津贴标准以及技能人才荣誉称号的奖励待遇,并实施新型“学徒制”奖励制度,每月给予津贴。
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志在万里,勇攀高峰,凝聚起天津港不断创新、破浪前行的不竭动力,让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的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职工,更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