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工网讯 2016年,中国航发哈尔滨东安发动机有限公司在科研生产任务同比增长20%以上的情况下,又一次优质高效地完成了全年科研生产任务。
能够取得如此良好的成绩,中国航发东安开展的“精益东安”工程功不可没。2016年,中国航发东安的生产效率较2012年提高了53%,废品损失率较2012年下降了1.29%。可以说,“精益”就像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助力中国航发东安在生产经营中过关斩将,实现跨越发展。
让产品真正“流”起来
近来,中国航发东安一项精益项目被作为中国航发运营管理体系“最佳实践”案例进行了分享,并在中国航发范围内进行推广,这就是中国航发东安505车间实施的“精益单元建设和生产执行与控制”。
为进一步规范生产制造模块中的生产组织、生产计划、工艺管理、生产执行、生产控制、生产保障等6大业务领域内容,自2014年起,中国航发东安以夯实基础管理和解决关键问题为导向,将以多品种、小批量产品居多的505车间作为试点单位,开展了建设精益生产单元工作。
试点单位组建了以工艺人员为主导、一线技能工人、生产准备人员、检验人员共同参与的项目团队。团队成员运用成组技术对产品进行了家族化分类,将车间零件详细划分成12类产品,并结合车间实际的生产需要,确定建设精益生产单元14个。按照精益原则,参考人、机、料、法、环、测6要素的工艺流程、物流、生产节拍、设备布局和人员配备情况,进行了产品工艺布局设计模拟,分别采取了“L”与“U”型的工艺布局,视野开阔、物流运转距离小,更加适合一人多机的生产模式。
实体精益生产单元投入使用后,车间的所有产品按工艺流程特性,对号入座到各自的精益生产单元内,形成了固定的生产流,提高了生产综合效率。同时,根据实际生产管理需要,车间还建立了一种可视化管理工具——“精益生产单元角”,涵盖了各精益生产单元生产可视化数据,包含安全、质量、成本、交付、人员等生产要素,同时具备了控制点识别、控制计划制定、控制计划执行、异常问题处理、结果评价、分析改进6大功能,使车间生产管理更加显性化、规范化、精益化。
通过项目的推进,生产单元占地面积减少了18.8%,物流距离平均缩短了300%,车间产品的生产周期缩短27%,2016年同比工时产出增加了51.3%,产品真正在生产线上“流”了起来,为车间完成全年科研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该项目已在公司飞发附齿轮车间、521车间、538车间等机加车间进行了推广建设,积极助推公司更好地完成2017年科研生产任务。
让合格率拿了满分
胜仗有大有小,但无数个小胜积累起来就变成了大胜。中国航发东安507车间焊接班组班组长邸玉良和他的《提高板网组件焊接质量及装配效率》项目,就是这无数个小胜之一。
2016年,由于公司的科研生产任务大幅增长,邸玉良所加工产品的工装已无法满足焊接需求了,突出的问题就是装配效率和一次性进检合格率低。邸玉良打算通过精益把这个问题解决。
作为中国航发东安精益班组长培训班的学员,邸玉良在培训教材上看到的一句话让他眼前一亮:工装设计尽量不要使用螺栓。于是,邸玉良借着精益培训的机会,使用学到的精益理念和精益工具,开始了精益改善工作。经过缜密思考,他通过改变工装连接方式和改变工装定位结构,将原有工装由原来的外部固定式改为内嵌式,一下子解决了这一问题。
经过精益改善,单一零件装配时间缩短了81.25%;工装制作时间由原来的15天缩短至1天;累计合格率由原来的80%上升至100%,让产品合格率拿到了满分。同时,改进后的工装操作方便、成本低廉,真正地实现了提质、增效、降成本的目的。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国航发东安2016年度“精益东安”表彰大会上,邸玉良把这一项目带到了大会现场,进行了经验交流。“虽然这一项目并不是公司级项目,但精益有大有小,如果每一个东安人手里都能有一个精益项目,累积起来,那将会迸发出多么大的能量!”现在,邸玉良正在把精益理念和方法教给他的班组,让精益在班组内开花结果。
“精益”是把无坚不摧的“利剑”!2017年,在公司提质增效的征途中,东安人将把这把剑磨得更亮、更快,创造出更多更经典的战例。(樊洋/杨磊/记者/郭艳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