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15分钟有4人低头看手机,在广东肇庆城区某十字路口有媒体记者日前蹲点留意,在低头族的男女“手机控”中,不少利用等红灯的空隙翻看手机,绿灯亮起时仍有“手机控”盯着手机过斑马线,全然不顾周围的车辆可能发生的危险。而在等红灯时,更常见低头玩手机的司机,在低头“刷微博”看手机或接打电话。(11月11日中国新闻网)
刘震云曾说:“我就觉得手机好像有生命,会控制使用他的人。”而智能手机的出现,仿佛就是为了应验刘震云的这句箴言。马路上、餐桌上,乃至厕所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手机刷新闻、玩游戏、玩微信。越来越多的人,难以割舍掉对手机娱乐功能的热爱。“充分”利用每一秒业余时间,于“手机控”一族而言变成了充分来玩手机。
但与此同时,危险也在靠近。除新闻中提到的交通事故外,今年4月《新安晚报》也曾报道,一位在高速上驾车的先生,埋头看手机短信,导致车祸发生。而今年10月,成都媒体梳理当地交通事故时,也发现10起交通事故中,因司机耍手机引发交通事故的案例,就占了两成。百度输入“手机控”“交通事故”等关键词,弹出来的案例不胜枚举。
智能手机,虽带给了我们不少新的体验,也带给了我们不少新的束缚。除交通事故外,“手机控”们也正面临被碎片化信息绑架的困境。原本丰富而多彩的业余生活,因智能手机的出现,变得既苍白而又缺乏诗意。也许过往的闲暇时候,很多人会选择一种悠闲的方式,比如捧一本图书,享受一份阅读的安静。但“第四媒体”的时代,梭罗式的“瓦尔登湖”体验,早已替换成了乔布斯式碎片阅读与自娱自乐。
控手机,还是“手机控”,一个并不矛盾的问题,却让不少人难以自拔,甚至疏远了人与人的关系。此前媒体就曾报道,家庭聚会时,老人想和年轻人多说几句话,而年轻人却只顾着玩手机,惹得老人拂袖而去。
所以,不是反对使用手机,而是反对过于迷恋。请把属于走路的时间还给走路,把吃饭的时间还给吃饭,把聚会的时间还给聚会。把投向手机屏幕的目光,投向现实社会。把投向手机的精力,投入现实事业。充分利用时间,并不是充分利用手机。唯有拒绝被手机绑架生活,才能令手机服务于生活,真正享受到科技带给我们的欢乐。
美国人喜欢用电影讲生活哲理,好莱坞拍的科技大片《机械公敌》里,曾描摹了一幅未来的恐怖图景。电影中的2035年,地球上每15人中就拥有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人们通过智能机器人进行生产、设计,甚至是日常生活的一切。然而在未来的某一天,机器人却试图反过来接管人类,因为人类已经变成它们的附属品,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电影诚然夸张,但所揭示出的“用科技还是被科技用”的哲理,却富有深厚的现实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