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首页时政评论国际军事社会财经企业工会维权就业论坛博客理论人物网视图画体育汽车文化书画教育读书娱乐旅游绿色城建社区打工

中工评论

幻灯片

湖北复工复产,关键在恢复社会常态

吕德文
2020-03-26 08:25:09  来源:环球时报

  根据《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从3月25日零时起,武汉市以外地区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离鄂人员可凭湖北健康码“绿码”安全有序流动。从4月8日零时起,武汉市也将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这意味着,历经2个多月的艰苦奋斗,湖北人民迎来打赢“湖北保卫战”的重大阶段性胜利,复工复产是当前湖北的重要任务。

  2月23日,中央召开了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对复工复产做了全面部署。自此以后,因疫情防控带来的经济社会发展障碍,逐步得到了有效解决。比如,根据笔者团队的调研,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地区在推进复工复产之初,面临中西部地区农民工的“锁定”问题,无法回城复工。各地通过“点对点”劳务输出、省际间互认健康证明、简化企业复工复产手续等办法,部分解决了这些问题。此后,在中央直接协调并出台政策组合拳的情况下,湖北以外地区基本上扫清了复工复产的障碍。应该说,统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提高各地区、产业链各环节以及社会管理的各项环节之间的协调性。那么,其他各省市前期的复工复产工作为湖北省留下了哪些宝贵经验呢?笔者认为,复工复产的关键在于恢复社会常态。

  一方面,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胜利的情况下,需要尽快减缓社会恐慌。疫情防控是一项人民战争、总体战和阻击战。过去两个多月时间,全社会都形成了对疫情高度警惕的态度,这是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的社会心理基础。但是,过度的社会紧张会延缓社会常态的恢复进程。比如,因为对疫情风险缺乏全面认知,外出务工人员容易形成宁愿在家多待一段时间,也不愿意出去冒风险的想法。由于政府过度强调企业在疫情防控中的主体责任,一些企业对复工复产的积极性受到影响。总体上,当前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的其他地区,基本上具备了恢复正常经济社会秩序的条件,应该把这一信息充分、准确地传达给人民群众。只有人们真正走出了非正常状态,复工复产才能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需要加强政策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实事求是地说,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执行层面存在一定的冲突。尤其是对于基层而言,这种平衡不太好把握。事实上,大多数地方政府都曾面临一个矛盾:一方面,疫情防控的压力仍未解除,有些地方在疫情已经缓解的情况下,反而加大了基层的防控责任。比如,有些地方在已经清零的情况下,存在只要新增1例,相关责任人就得严肃问责的“潜规则”;另一方面,如果不尽快复工复产,不仅上级有考核压力,企业和群众也面临巨大成本负担,以及因经济停滞而引发的社会运行风险。所导致的结果是,基层在复工复产的过程中,政策执行就可能出现“别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做法,却在客观上阻碍复工复产的进程。比如,这两天湖北省已经通告,只要出示“绿码”就可以通行。但在武汉,由于社区24小时封闭式管控的政策并未调整,基层仍有较大的防控压力。因此,在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仍然需要按照过去的政策申请返汉。而一旦实行申请制,员工就有可能因申请无法及时通过而难以及时返岗,企事业单位就很难做复工复产的周密安排。

  因此,尽快实现复工复产需要全社会的配合。一是尽快利用既有的复工复产经验。比如,大力使用“绿码”等科技手段,在精准防控的同时方便复工复产;二是切实提高政策的科学性,加强政策的统一性,避免不同目标的冲突,以及上下级政策的衔接不畅;三是提高政治担当。在疫情严峻时期,积极防控是政治担当;在疫情防控取得胜利的情况下,下大力气尽快复工复产也是政治担当。尤其重要的是树立动态防控的意识,在社会的常态运行过程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能为了防止“万一”而继续停摆。

        (作者是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张苇柠

漫画评论

中工时评

  • 中工时评:积极有序推进抗疫一线职工疗休养

    目前,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援汉医疗队开始回撤,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的交通卡口和防疫检查站陆续撤销,不少景点有条件恢复开放。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地方的工会也开始恢复本年度的职工疗休养计划,例如杭州市总工会组织100名坚守社区防疫一线的职工走进余杭大径山开展疗养。

  • 中工时评:支援全球抗疫,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形象

    自世卫组织3月11日宣布新冠肺炎从特征上可称为“大流行”以来,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呈扩散之势。在此情况下,中国与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积极分享自己的抗疫经验,同时尽最大努力提供各种有效支援。在全球抗疫大局中,中国的作用变得不可或缺,充分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中工时评: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中彰显工会力量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将强化工会参与协调调解职能摆在突出位置,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贯穿于劳动争议的协商、仲裁、诉讼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调解分流诉讼、缓和矛盾、解决纠纷的作用。

  • 中工时评:“不见面的工会”也能发挥大作用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劳动关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意见》,要“加大线上招聘服务工作力度”,并且“提供在线免费培训”,对劳动争议调解工作要大力推广“互联网+调解仲裁”。

人物

一周看点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