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创新举措落地生根、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让基层干部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关键还是要多一些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少一些“政绩冲动”。要给真正的创新营造合适的条件和环境,对创新的成果多一些耐心与等待,为真抓实干的地方提供更多支持与鼓励。
日前《半月谈》报道了一些地方的“创新怪象”——文必见“创新”、言必称“创新”、行必举“创新”。不少基层干部反映,现在一些上级部门好“创新”,各类“创新”政策和做法一个接一个甩下来,然而大多是有名无实的“新概念跑车”,不仅跑不了基层的“路”,起不到推动工作的效果,还给基层平添不少负担。
总结实践中的创新举措,推而广之,服务民众,是好事。但如果把创新搞成文字游戏,或不顾实际、机械照搬他人经验,就与创新的本义背道而驰了。比如,把某些工作硬套上“创新”的壳,有的地方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当做本地的创新成果,而这在很多地方已经有着成熟的模式和经验。还有的地方劳动力大多在外打工,可上级要求针对适龄劳动力开展普查登记和培训,基层只好花钱找人凑数。有的地方要求老党员参加学习活动时在APP打卡定位,而这些人往往玩不转智能手机。
创新工作走偏,有部分官员“政绩冲动”的原因,有些人工作中不愿意下实实在在的功夫,总希望玩一些花样儿,整出点动静,这样对外有说头,对上好汇报。尤其是一些部门习惯于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式调研,闭门造车式创新,出台的所谓“创新”政策与基层实际相去甚远。
这些“纸上创新”首先会浪费时间、资金和资源。推动一项创新工作往往需要时间,需要配置大量资源,而“驴唇不对马嘴”的“创新”举措难免会烂尾,这必然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其次会耽误当地发展,消解民众的信心和信任。脱离实际的工作举措和要求,不仅难以推进基层工作,反而“隔着百里瞎猜病,凭空幻想乱抓药”,可能对基层工作带来干扰;还会为基层平添压力与烦恼。“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本就已经很忙,若再应付一些虚头巴脑的“创新”,显然焦头烂额。某种程度上说,乱作为比不作为的后果更严重。
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创新?如何鼓励真正的创新举措?
简单说,就是看看百姓是喜是忧、基层干部是笑是哭。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服务百姓。以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创新工作才能更好地落实与推进。从之前不少地方收到明显成效的创新实践,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特点。比如,河北平乡县针对农民“信访不信法”、缺少有效维权途径等问题,整合公检法司等部门,联合成立专门办事机构,关口前移,从源头解决民间纠纷。还有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在百姓家门口解决了不少民生问题。
基层治理作为整个社会治理体系的“底盘”,需要真正的创新来激发效能。而“纸上创新”显然拉不动基层治理的大车。要让创新举措落地生根、增强群众的获得感,让基层干部保持干事创业的激情,关键还是要多一些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少一些“政绩冲动”。要给真正的创新营造合适的条件和环境,对创新的成果多一些耐心与等待,为真抓实干的地方提供更多支持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