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边小店能否恢复元气,直接关系百姓的生活便利程度,直接关系到很多人的就业。街边小店对于经济结构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其复苏发展程度影响着经济复苏的整体面貌。
由于市场人气回升比较缓慢,居民对疫情还存在防范心理,当前居民生活服务业,特别是街边小店、中小商贸流通企业开业率不高——这是3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发布的信息。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说,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出台了延长亏损结转年限、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四批税费优惠政策,支持“小店经济”发展。
类似的税费优惠政策对街边小店等小微企业而言,很是重要,直接关系到疫情后期乃至今后它们能否“回血”存活以及未来的发展。
街边小店主要指小规模纳税人,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中小企业。据2019年相关报告显示,街边小店的基本样貌是52%员工数不到5人,90%日流水少于3万元。其两个显著特征,一是有发展活力和潜力;二是抗风险能力较弱。
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小微企业遭受重创,有的苦苦支撑、难以为继,有的已经倒闭甚至跑路。在大型批发市场、连锁超市、品牌便利店和电商平台迅速复工和营业额总体恢复的当下,是时候腾出时间和精力来支持街边小店的发展了。
一方面,街边小店关联着百姓的日常生活,它们能否恢复元气,直接关系百姓的生活便利程度。比如,以往人们叫外卖、叫家政上门服务都很方便,但现在此类服务行业复工率不高,甚至一些门店已经关停,点个外卖要配送十几公里,极其不便。另一方面,街边小店的存活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很多人的就业。2019年底一项关于“小店经济”发展的研究报告显示,这些不起眼的街边小店,总计撑起了约3亿人就业。此外,街边小店对于经济结构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其复苏发展程度影响着经济复苏的整体面貌。
形象来说,“小店经济”是一个城市总体经济的毛细血管,是驱动城市经济创新及多元化发展的动力之一。支持“小店经济”健康成长,就是在疏通、复苏经济的毛细血管,使之配合大动脉以及更多器官共同发展、强壮,为百姓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提供便利,夯实消费市场的基础,并不断扩大消费市场,促进消费升级。
当前,各地在继续严控疫情的同时,正在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刺激消费市场回暖。据报道,我国已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中,很多是支持小店发展的。比如住宿餐饮、美容美发等生活服务业,国家已经明确在一定时期内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餐饮住宿等受到疫情严重影响的困难行业亏损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到8年;3月至5月湖北省境内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其他省份的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征收率由3%降到1%。此外,在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政策中,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也给予了更大力度优惠等。
缓解街边小店的经营困难,就是在夯实民生基石;扶持
“小店经济”发展,就是在助力整体经济复苏。有点有面、分层次分重点地系统性恢复经济活力,对很多地方来说都是全新考验。眼下,打通小店的实际痛点,十分急迫。比如在金融帮扶上,既要有相应的减免、延期,也应在筹资、贷款等层面有更多便利和渠道;在员工返工返岗上,多利用大数据手段,为小店减少员工多头隔离成本,等等。
某种角度上,大中型经济体犹如一块块砖石,而小店经济则如砖石之间的填缝泥,它们共同构筑起我国经济的根基。在这个结构中,填缝泥的韧性、品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体建筑的牢固程度。所以,帮助街边小店复苏,推出更多针对性举措,叠加政府、社会、市场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按下“小店经济”复苏的快进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