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沙特阿拉伯12日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递交信函,正式确认该国不会接受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
联合国安理会有15个成员国,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为常任理事国,其余10个为非常任理事国,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任期两年,每年更换5个,不能连选连任。上月17日,联合国大会投票,选举沙特、乍得、立陶宛、尼日利亚和智利5国为2014年和2015年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沙特获176票,历史上首次当选。选举结果宣布后,沙特常驻联合国代表穆阿利米数次接受采访,对当选表示高兴,称沙特“非常看重”这次选举。但不到24小时,沙特外交部就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称安理会在巴以问题、叙利亚流血冲突以及中东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等事务上持双重标准,没有能真正行使其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沙特外交部的声明一出,举世震惊,此种情况在联合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分析人士指出,沙特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表面指责安理会,实则表达对美国的不满。沙特王子、前沙特驻美大使班达尔· 本·苏丹就明确说:“这是给美国的信息,不是给联合国。”作为沙特情报部门主管,班达尔还告诉欧洲外交官,沙特与美国的关系将出现“重大调整”,例如他将考虑缩减与美方在支持和训练叙利亚反对派方面的合作。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沙特一直是美国在中东阿拉伯世界最重要的盟友之一。但两国关系近来出现了裂痕,在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表现得更加明显。自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以来,中东地区的伊斯兰国家逐渐形成什叶派执政国家和逊尼派执政国家两大阵营,分别以伊朗与沙特为首展开了中东控制权的博弈。有专家指出,此次叙利亚危机爆发后,沙特一心想充当终结什叶派巴沙尔政权的推手,出钱出力武装逊尼派的叙利亚反对派。但美国却迟迟不愿对叙利亚采取实质行动,更在今年9月与俄罗斯达成“以化武换和平”的协议。今年8月伊朗总统鲁哈尼上台后,美伊两国又开始频频释放积极信号,寻求开启美伊关系正常化的“建设性接触”。这都让沙特感到沮丧和愤怒,并以拒绝非常任理事国席位的方式表达出来。
对沙特的这一举动,多数阿拉伯国家、特别是逊尼派执政国家的舆论和部分官员都表示支持。拥有22个成员国的阿盟秘书长阿拉比上月20日称,安理会没能履行对阿拉伯世界的责任,在过去60年间,包括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在内的阿拉伯国家因联合国安理会的软弱蒙受了巨大损失。海湾国家的阿拉伯语媒体也大都支持沙特的决定,他们用“非凡”“勇敢”“从沙特领导人那里听到的最受欢迎的消息”等字句来赞颂沙特的举动。埃及最有影响的报纸《金字塔报》上月19日发表评论文章,称沙特的决定是阿拉伯觉醒的开始。
但对沙特的做法不以为然的声音也很强,特别是一些西方官员抨击沙特的决定。中东网站“大门”上月20日报道称,利雅得的政策是如此古怪,以至于有西方官员抨击沙特“精神错乱”。俄罗斯更是严厉批评沙特拒绝加入安理会,认为其有关安理会在解决叙利亚冲突上的论调实属“奇怪”。驻联合国阿拉伯大使委员会则呼吁沙特改变立场,毕竟“沙特加盟安理会的分量与他国不同”。
但沙特似乎铁了心,也终于递交了正式信函。至于哪个国家将替补空下来的名额,还得大会选举。此前有报道称,日本曾盘算是否能捡到“这个被风吹落的果子”,但更多舆论认为约旦希望较大。约旦在中东属逊尼派阵营,想来沙特也乐见其成,沙特的正式表态就为约旦成为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扫清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