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刘颖余-正文
“五棵松”的喧闹或“天河”的寂静
刘颖余
//www.workercn.cn2016-02-27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据说,五棵松体育馆乃“中国篮球的圣地”,正如麦迪逊广场之于纽约。这当然不只是因为它有现代化的一流设施,18000名观众的容量,也不只是因为它承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篮球比赛,见证了科比、詹姆斯的夺冠和中国男篮的一时惊艳,还因为它是CBA冠军球队——北京首钢篮球队的主场。五年三冠,放眼CBA并不起眼,但北京球迷有理由格外看重它。

  “五棵松”,多么富有诗意的地名!过去,它是中国篮球圆梦的舞台,如今,它是北京篮球梦开始的地方。

  然而,不是所有的梦想都能照进现实,五棵松对于北京球迷也不全是美好的回忆。日前结束的CBA四分之一决赛的关键之战,卫冕冠军不敌新疆队,无缘四强。五棵松的喧闹,一夜之间竟归于沉寂,刺耳的京骂,也杀不死新疆队李根必胜的信心。

  那个夜晚的五棵松,北京球迷留下的是伤心和愤怒——伤心是因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就此止步,愤怒的是他们输球的方式竟是如此绝情,一个曾是“自己人”的对手,杀死了球队,正所谓“最熟悉的人伤你最深”,这样“刺激”的情节在过往的CBA中似乎并不多见。于是,眼泪与京骂齐飞,李根成为那个夜晚最倒霉的人,显而易见,他是球迷发泄怒火再合适不过的“靶子”。以一己之力对抗一座巨大的城市,李根看起来有些不自量力,但最终他还是赢了。球迷留下的是京骂,但李根和他的球队带走了胜利。

  李根在这个赛季一再成为话题,直到京疆之战的最关键时刻,再次点燃球迷的怒火,看起来似乎顺理成章,但在一个成熟的联赛中,这些故事一定不会发生。因为正如NBA的一句名言:生意就是生意。球员流动,对于职业联赛来说,是常态,在一支球队中终老,反而是怪事。李根,从北京到新疆,能挣更多的钱,实现更高的价值,何错之有?李根从草根选手成长为全明星MVP和国家队前锋的故事,放在NBA,是再好不过的励志题材,但在CBA,他却无端承受了太多的误解甚至谩骂。这里当然有文化差异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我们的联赛职业化程度还远远不够,不只是俱乐部的运作、球员的流动、联赛制度的设计等不够职业,甚至连球迷对于比赛的参与,也是处在自发自为的原初状态。球迷文化之类,更是无从谈起。

  纽约的麦迪逊广场之所以能成为篮球圣地,不只是因为它历史悠久,见证无数荣耀时刻,还因为观众的热情有序和专业品味,让所有的篮球明星愿意倾情演出。成熟的观众,从来都是伟大比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来衡量,五棵松篮球馆离“圣地”远着呢。一个动不动就发出万人京骂的地方,一个连自家孩子都不敢往里带的体育馆,还好意思被称为“圣地”吗?它充其量,也只是一个喧闹的充满戾气的场子而已。

  有意思的是,在五棵松的喧闹归于沉寂后。广州足球的“圣地”——天河体育场,日前也迎来尴尬时刻:因为俱乐部违规,广州恒大本赛季首场亚冠之战,不得不“空场”以对。足球比赛“零观众”,这样的事情过去也曾发生在天津泰达的主场,但对于中国足球的骄傲——广州恒大却是头一回。财大气粗的恒大可以不在意一场比赛的票房,但它失去的又岂止是一场比赛的门票收入。

  五棵松的喧闹或天河的寂静,迥异其趣,但传递的是同一信息:我们所谓的职业联赛不缺钱,不缺热闹,最缺的还是“职业”二字。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