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林琳-正文
扎实扶贫是检验工作作风的一面镜子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林琳
//www.workercn.cn2017-12-08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多一些第三方评估,少一些交叉检查;多一些实地暗访、突击检查,少一些表格评比、汇报工作。

  12月6日的《经济参考报》对内蒙古自治区一些旗县扶贫变味儿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比如,有的旗县半年内要迎接5次扶贫评比,耗费了基层干部大量精力;各旗之间互相检查变成了互相拆台;有的旗县为迎接交叉检查,各种差旅费、接待费等要花20万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思想,得益于诸多更具现实针对性的瞄准贫困“病根”的举措,也得益于地方政府、扶贫干部以及贫困地区百姓的共同努力。

  成绩必须肯定,问题不容忽视。在扶贫进入冲刺阶段的当下,在精准扶贫理念早已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的现实语境下,一些地方扶贫工作暴露出的问题让人“上火”。

  首先,从检验扶贫成效的角度说,评比是有一定推动作用的,关键是怎么评比。毕竟,评比是要耗费人力、财力和精力的。扶贫中可以“插播”评比,但决不能评比中“插播”扶贫。半年里5次评比,平均一个多月就要评比一次,加上准备的时间,哪还有工夫踏踏实实扶贫?而且有些举措的效果不是短期能看得出来的。“不是在评比就是在准备评比的路上”,不该成为扶贫的常态。

  其次,让贫困地区之间互相检查扶贫成果,实际上也是相互监督、学习借鉴的过程,取长补短。出现相互拆台的现象,问题更多地还是出在了人身上,出在了一些人并未把扶贫视为利国利民的大事、公事,而是视为关系个人政绩、升迁的私事和谋取利益的工具——只有贬损别人,才能彰显自己。这是格局的问题、思想观念的问题,更是品质的问题。

  每隔一段时间,媒体似乎都会曝光基层扶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比如搞“平均主义”“精致的形式主义”“雁过拔毛式扶贫”……对这些“幺蛾子”,必须及时发现和“扑杀”。

  脱贫攻坚,对一些地方来说,确实重任在肩、“压力山大”,但实际上,扶贫要有高压也要有适当的“减负”——减少那些不利于扶贫的外界干扰和内耗,减少各种迎来送往、文山会海,减少互相“使绊儿”“拆台”、恶性竞争。扶贫要有问责也要有适当的“放手”——放手让扶贫干部深入基层,走村串户,与扶贫对象打成一片;放手让他们把智慧精力都用在干实事、见实效上,适当地包容失败。多一些第三方评估,少一些交叉检查;多一些实地暗访、突击检查,少一些表格评比、汇报工作。精准扶贫,不仅仅包括精准识别、精确帮扶等,也应当包括对扶贫工作本身细节、程序的精细化管理和追求。

  进而言之,个别地方扶贫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并不仅在扶贫领域才有。精致的利己主义、精致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某种角度上说,这些“幺蛾子”一直以来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一些地方官场和基层,有着比较深厚的土壤。所以,纠正扶贫工作中的问题,不能忘了整饬基层工作作风和生态。

  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是扶贫的目标和任务。扶贫不能敷衍了事,更不可能蒙混过关。能不能扎扎实实做好扶贫工作,也是检验基层工作作风的一面镜子。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