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聚焦

渤海湾上“渔政人”的海上“漂流记”

2020-09-14 07:48: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9月13日电 题:海上“漂流记”——探访渤海湾上“渔政人”

  新华社记者王井怀、梁姊

  夜幕降临,一艘船悄悄离开海港,驶向渤海深处。船上,是三位渔政干部:张希旺、季晨、曹先路。

  为保护渔业资源,张希旺等3名“渔政人”,早出晚归,守护着渤海湾的平静。

  “休渔期间,每当有大批鱼苗放流时,非法偷捕的情况就容易发生。”天津市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渔政科科长张希旺分析说。

  有一次,一直忙到清晨5点,他们三人才在茫茫海面上找到非法捕鱼的蛛丝马迹:11艘偷捕船只,在清晨的薄雾中正准备进港。张希旺驾驶从渔政船上卸下的小快艇,追上最前面的渔船,横在40多米的铁船前。季晨和曹先路则驾驶渔政船将船队拦腰截断。最终,11艘偷捕船全部被查处。

  “人上岸一跑就不好抓了。”多年来,张希旺遇见了形形色色非法捕鱼的渔民:把四五岁孩子绑在船上的年轻夫妻,在海上对抗整整一宿的中年人,打着钓鱼幌子乘船出海的游客等等。

  今年7月,一位小伙子被抓时扬手扔到渔政船上一叠百元大钞。“钱收下,放我们一马。”张希旺一指胸前的执法记录仪,把钱抛了回去。

  有时候,不法分子会派人“潜伏”到渔政船周围“盯梢”,有什么风吹草动,随时向偷捕渔船汇报。

  为了“反侦查”,“渔政船只能在海上不停地‘漂’,不能让他们摸到规律。”工作15年的张希旺说,今年休渔以来的4个多月,他和同事在海上“漂流”了上百天。

  这样的海上“漂流”没有浪漫,只有辛苦。

  曹先路从事渔政工作7年,谈起海上生活时只说了两个字:热、湿。

  “渔政船就是一张铁皮,一两天就晒透了。”曹先路比较胖,怕热。“船舱成了蒸笼,开了空调舱内也得30多摄氏度。”

  不少“渔政人”会得湿疹。曹先路的胳膊上、手上患有湿疹,皮肤有许多显眼的红色斑点,“治也治不好,一痒了就抹点药。”

  天天在海上跑,家里便顾不上。张希旺从没参加过自己孩子儿童节的活动,“孩子的老师总问,怎么从来没见过你爸爸?”张希旺遗憾地说。

  令张希旺难以释怀的还有对父亲的亏欠。60多岁的父亲今年6月因脑梗两次住院时,张希旺正在海上“漂”,只能请护工照看父亲。

  “渔政人”都是这样忙起来就顾不了家。去年底当上爸爸的曹先路说:“直到现在,孩子都是妻子一人照顾。”季晨也插话说:“平时工作太忙,家人都习惯了。”

  多年的海上奔波让他们三人所在的“中国渔政12016”船在渤海湾上有了“威名”。在刚刚结束的休渔季,当地渔政累计出海巡航135次,航行约8100海里,查获非法捕捞船只116艘。“中国渔政12016”船贡献不小。“天津、河北、山东、辽宁沿海的渔民都知道‘12016船’执法严。”曹先路言语中透着自豪。

  开海以后,张希旺和两位同事还要继续“漂”在海上,重点巡查使用违禁网具的渔民、检查海上养殖场……

  “有什么是不辛苦的呢?只要穿上这身制服,我们就会在海上坚守。”张希旺说。

编辑:姚怡梦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他们为3.91亿职工发声——代表委员“微...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热点人物

    致敬抗疫“无名英雄”

  • 热点人物

    代表委员朋友圈中的职工话题⑨:完善大病保...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李彦涛:疫情不消退 服务不停歇

    9月8日上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作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中的一员,石家庄新干线旅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彦涛接受了国家表彰。

  • 海归“美食夫妻店”

    在天津,马长林和董晓菲夫妻俩的速冻面团已小有名气,面团炸制的油条酥香可口,好吃又放心,已经成为津门许多早餐店的首选。夫妻俩近10年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