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无限好,夕阳也美丽。
截至2014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2.12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5.5%。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成为一个全社会持续关注的课题,也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养老保障:水平将不断提高,制度将更加公平
预算报告提出,2016年1月1日起,按6.5%左右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至此,养老金将实现“十二连增”。在中国社会保险学会会长、人社部原副部长胡晓义委员看来,理想的情况是,未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养老金每年都能有所提高。
如何科学合理确定养老金增幅?胡晓义详细分析道,首先,要站在全局考量财富在代际间的恰当分配等问题,“如果老年群体占有财富偏多,直接创造财富的中青年的积极性可能会打折扣”;其次,在技术参数上要考虑五方面因素,即GDP增速、财政支付能力、物价水平、居民收入增幅以及社保基金本身的承受能力。“综合考虑,6.5%左右是恰当的。此外,预算报告提出要向退休较早、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适当倾斜,这就既体现了公平,也体现了差异。”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巨晓林代表建议,应为农民工建立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缴费账户信息,理顺简化异地缴纳转接的体制机制,确保农民工在全国各地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险待遇,同时要加强政策宣传,增强农民工缴纳养老保险的意识和维权意识,为自己谋划一个幸福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