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代表委员为耕地质量保护出谋划策
中工网记者 蒋菡 杨召奎
“土壤不会说话,但在逐步演变中危机很大。”今天,盐城市耕地质量保护站站长秦光蔚代表对《工人日报》记者说,当前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资金渠道多,但各部门之间缺少沟通协调,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标准,不能发挥资金投入最佳效果。他建议成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办公室,形成统一规划、分头建设、集中管理的机制。
秦光蔚代表已经连续三年提交有关耕地质量保护的建议。记者在两会采访中发现,随着环保话题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以往“看不见”的土壤污染正在走入代表委员视野的中心。
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近年来,我国耕地质量问题日益凸显,区域性耕地退化日趋严重。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长期重用轻养,耕作方式粗放,造成耕地质量退化严重。据统计,我国酸性土、盐碱土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0%以上,土壤酸化、盐渍化问题逐年加剧,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降低。
此外,由于固体废物、污水灌溉等多种原因,造成耕地重金属等污染问题突出,导致土壤理化性状变差,降低了耕地生态功能和生产能力,严重威胁了农产品质量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十二五”时期,我国完成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污染以无机型为主,占超标点位的82.8%,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部分地区土壤污染比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
国土部地质调查局此前发布的《中国耕地地球化学调查报告》称,8%的耕地是受到污染的。
以湖北为例,调查显示,湖北省土壤有机质成下降趋势,特别是活性有机质下降明显,土壤钾素下降,微量元素缺素面积扩大;从基础地力看,作物产量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当季作物只要不施肥,即导致该作物减产30%~50%。同时,优质耕地大面积减少,一等地减少约30%。而3亩低产田的作物产量只相当于1亩高产田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