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即使是出现相当一部分的“僵尸企业”,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这样的企业可能是处于一个“生产静默期”,不必然走向破产,而是如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可以通过兼并重组、债务重组等方式,度过经济寒冬,产业工人的去向也将是多元的。
“其实,‘去产能’本身并非中国所独有,下岗现象在很多国家都存在,英国、美国在经济转型期,也都有工人下岗的历史。”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干春晖分析。
从经济学角度看,某种意义上说,恰是自美国金融危机之后,全球持续低迷的经济,影响了中国钢铁等行业的出口,进而加剧了相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可以说,中国的‘去产能’是在为世界经济复苏做贡献,中国正在消化或平衡全球经济的低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说。
从另一个角度看,工人从某个企业下岗,并不等于他们就退出了劳动力市场。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专家严诚忠说,一定程度上,世界经济的阵痛,导致部分产业工人付出代价,但企业的“关、停、并、转、改”,可以与再就业,甚至是个人职业生涯的升级转型联系在一起。
“近年来,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对于下岗工人、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有着更为完善的安置措施。”干春晖说,相信在应对化解产能过剩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工人下岗问题上,中国完全有能力解决。
已经从矿工转型为电子产品流水线工人的张转义,也很关注今年的全国两会。他说,不论工资高低都会珍惜原企业为自己找的这份新工作。“虽然收入比矿上低一些,一个月3000元左右,但矿上给补助1250元,并有五险一金,还是很好。现在挣钱都不容易,我不会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