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

2016全国两会 • 职工视角

代表委员聚焦“工匠精神”

2016-03-13 08:22:41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体检之惑”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委员在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分享了一次境外体检经历。他说,有些高级仪器,人只需站上去就能知道血液、骨骼等健康状况,并随即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又新奇又快速,很享受”。过去我们的体检让人很折腾,现在虽有改善,“但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仍非常迫切。服务业也需要‘工匠精神’提质。”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徐冠巨委员估计,在服务业里提倡工匠精神,带来的将是实实在在的增长力。“如果生产性服务业提升10个百分点,可以带来12万亿元的增长空间和2500万人的就业。”

  “人们对精益求精的服务品质有需求有能力买单。”佳都科技董事长刘伟代表说,自己出国时印象最深的往往是国外服务的“柔性之质”。譬如日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深入到每个细节的。”刘伟说,大街上的售卖机都贴了地址,“乍一看没什么用,仔细想想,当你无法给其他人描述自己位置的时候,这个地址管大用。”

  朱佳木委员认为,工匠精神不仅是制造业的事,每一个行业都需要有这种精神。“工匠精神归根到底是对自己职业的一种专注、热爱和敬重。” 他看了央视节目《大国工匠》后感慨,那些大腕们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正是当前全社会应该补上的“短板”。

  “墨斗之惑”

  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议委员和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汪晖委员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上都提到了培养“巧匠”、“大匠”,“中国制造升级需要有人实现,光靠大学和研究机构不行”。

  在韩国举行的一次技能竞赛上,当外国选手用红外线取直的时候,中国木工拿出一盒墨斗,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像欣赏古董一样。”

  “这反映了很多企业不舍得在技术、设备、人力上多投入。”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说,中国制造和国际上的差距,不仅是技术水平,而是设备和人才培养上的全面距离。

  2015年,曾正超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焊接冠军,成长为世界顶尖的焊接工人。训练期间,“一个月光原料费就得花掉4万多元”。而要让一位零基础的工人掌握焊工基础技能至少需要花费3000元。许多企业不愿意花这个钱。

  朱佳木委员亲眼所见,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曾在赔钱的情况下仍然接国外的飞机轴承订单,“不接就没活儿,师傅就无法带徒弟,这种技术和工匠精神就断档了。”

  “基础的投入都不舍得,何谈创新?”陈劲调研发现,轻技术捞快钱的“泡沫”已经蔓延到很多领域。

  “工匠是和时间做朋友。”河南南阳拓宝玉器有限公司总工艺美术师吴元全代表认为,工匠精神就是要在“快社会里慢下来”,这要求有等得起的心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让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服务受到市场欢迎。改革激发创新活力,破除种种困惑之后,工匠精神将为中国制造提质。(罗娟)

1 2 共2页

编辑:尹文卓

两会民生观察

  • 春节过后,返乡笔记刷爆朋友圈,空心农村、儿童留守等问题凸显。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女远走他乡,年幼的孩童不愿与父母天各一方。

代表委员面对面

  • 何健忠,1959年6月生,中共党员,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邮政局江平路支局长。

微E两会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微信

视频报道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本站地图 | 投稿邮箱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6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