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08日 星期一

【社评】除了简单取缔,还有更多要做的事

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制定更人性化、更有针对性、更切实际的措施,满足农民工及其子女进入城市后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本报评论员 林 琳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08日 03版)

6月6日本报再次聚焦哈尔滨一家专门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幼儿园——“小雨点”,因房租到期面临关门的它可以再次延期续租。报道同时关注了与“小雨点”相类似的诸多“山寨幼儿园”面临的尴尬境遇——它们的存在解决了农民工的后顾之忧,但同时,无论卫生条件、园内设施还是师资力量,它们都与正规民办幼儿园的设置标准相去甚远。也就是说,它们的存在其实并不合法,是“黑幼儿园”。

这些非正规幼儿园之所以受农民工欢迎,重要原因之一是其价格优势。因为时下正规幼儿园大多收费偏高,农民工支付不起。取缔这些非正规幼儿园,意味着诸多农民工子女将无园可入;不取缔,又存在设施、人员、安全等诸多隐患——管理部门直言两难。

联想到数年前一些城市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整顿行动。一批未经审批的非法农民工子弟学校被纷纷取缔,学生被分批分流到正规学校,当时,也引起广泛关注。其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很顺利地找到新的就读学校,一些农民工子弟在进入正规学校后,因增加了读书成本,一些家长也有抵触,还有学者联名上书当地政府,称“取缔风暴操之过急”。

也想到了一些地方对黑诊所的打击和取缔。有关部门一度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清理非法的黑诊所,尽管黑诊所把人治残治死的教训也不少,但其依然不愁病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同样是收费低廉,适宜低收入农民工的消费水平。

对这些不合法但却有现实需求的幼儿园、学校和诊所来说,一律取缔是最好的选择吗?非正规与正规之间,是不是一定不可逾越?

以幼儿园为例,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骗钱,不顾孩子成长和教育的非正规幼儿园来说,当然是取缔没商量,但对那些具备一定条件、且已经发挥了不少积极作用的非正规幼儿园,有序引导、规范其“转正”应该是更符合民意和现实的选择。因为它关系着农民工子女的未来,也关系农民工与城市的融合。

让非正规的走向正规,需要政策、资金、人员等方面的支持。比如,可以适当放宽对这些幼儿园设施、面积等方面的硬杠杠要求,允许他们一步步正规起来;在资金投入上给予适当倾斜,消除面积小孩子多、设施陈旧、饮食不卫生等方面的隐患;配备符合要求、具备专业教育知识和素养的老师等等。当然,全靠政府的力量也不现实,还可以考虑鼓励一些社会组织,设立专项基金,给予支持。

这些举措说来容易,落实起来绝非易事。农民工不断进入城市,跟随他们进城的子女也逐渐增多。农民工及其子女对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公共资源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催生了各种“山寨”服务机构。这是城市化快速推进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对各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在现有财力之下,为进城农民工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确实是一项并不轻松的任务。

事实上,已有一些地方妥善处理了这些问题。几年前,福州等地出台了对无证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举措,包括适当放宽审批条件,发放临时办学许可证,安排优质公立小学与农民工子弟学校结对子,派驻督导员到学校协助管理,等等。好的经验值得借鉴。

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制定更人性化、更有针对性、更切实际的措施,满足农民工及其子女进入城市后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这条路可能艰辛、可能漫长,但目标应该是明确而坚定的。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