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11日 星期一

是“杀手”,还是“守护者”?

——聚焦网络时代下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三问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 许晓青 周蕊 马姝瑞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11日 001版)

6月11日是我国第六个“文化遗产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官方微博管理者向“中国网事”记者独家披露,该组织今年2月26日起开通的中国官方微博,已拥有近87000名“粉丝”。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官方微博管理者表示,这一令人瞩目的“粉丝”数,从一个角度说明,作为教科文组织在中国最具口碑的项目,《世界遗产名录》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广受中国网友关注;但另一方面,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难题依然存在,互联网究竟能否成为遗产的守护者,还在探索之中。

网上文物走私已成文化遗产“隐形杀手”?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文物网购、网拍已经成为我国民间收藏和交易的“新兴”渠道。不过,互联网的便捷也为文物的跨国走私大开方便之门。网上走私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隐形杀手”。

国家文物局统计显示,2010年国内通过网络交易的文物艺术品超过100万件套,交易金额达10多亿元。中国拍卖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卫东对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说:“由于缺乏监管,原本被限制交易的文物,在网上源源不断地流通着,甚至被转手倒卖到国外。”

今年初,国家文物局有关负责人通报了部分已破获案件。2009年1月,成都的丁某在ebay网注册“东方古董股份有限公司”,向海外兜售古钱币,利用国际挂号邮件累计走私珍贵古钱币66枚。

网络“水军”助推文化遗产“商业化”和媚俗风?

文物走私触目惊心,网络“水军”对文化遗产的商业炒作和媚俗“营销”,也令人咋舌。

无独有偶,今年以来,一则题为“童子尿煮鸡蛋”入选东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新闻,在网上被转载了3万多条次;另一则有关某地“摸奶节”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闻,也有近2万条转载。

这些与保护文化遗产完全背道而驰的网上转载以几何级数上升,相当一部分网友感到“不可思议”“岂有此理”“忍无可忍”。有网友呼吁对文化遗产的“媚俗化”必须严打。

网友“宵台汉”分析,文化遗产变成“三俗”的背后,是把“申遗”变成“生意”的“唯经济论”和“唯政绩论”。署名“王兴”的网友在微博上留言说,如果都是在拉升GDP为主导的思路下“申遗”,反而会破坏遗产,导致过度开发。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曾明确指出,近年来,国家文物局加强了对于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情况监测,包括开展经常性的评估,有针对性地避免过度“商业化”开发等。

网络能否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人”?

互联网难道就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天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微博管理者肖凡女士在法国巴黎总部接受“中国网事”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网民完全可以成为文化遗产的“守护人”。

上月发生在杭州的南宋皇城遗址开建楼盘风波,最初就是由热心网民上传了一段《南宋皇城遗址建千万元豪宅》的视频,才引起广泛关注。视频显示,在筹备“申遗”的西湖景区附近,开发商正大兴土木、开挖地基,而文物爱好者则在工地上淘宝,发掘出了廊柱、地砖等南宋时期的文物。

互联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功能,事实上还被运用于跨国打击文物盗卖上。国际博物馆协会已通过发布“濒危文物红色目录”的方式提醒各国警方通过互联网共同查缉正在流失中的文物,并已使多国受益。

刚刚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平艺术家”称号的中国昆曲小生演员张军,在前不久的一次“昆曲微访谈”中,张军在一个小时内收到了境内外网友的数百个提问,其中不少颇具专业性,网聊热门程度超出了主办方想象。

“实验”发现,借助流行歌曲、明星效应等时尚元素,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共同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去。

(据新华社上海6月10日电)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