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21日 星期一

【走在路上】融合异质文化无须“他者”视角

□ 陈昌云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21日 05版)

20年,李刚“从一名普通的维修工成长为管加工电气设备领域首屈一指的专家”,我的理解是,这是一个和所谓“洋设备”以及“洋设备”所代表的异域文化折冲的过程。

从李刚的行迹中,可以明显感到一种对“洋设备”的矛盾心结,一方面,不能不引进别人的设备来为自己服务;一方面,面对越洋而来的设备所必然存在的或多或少的“水土不服”的问题心存懊恼,从“挑战”、“改造”、“超越”这些动作幅度很大的词汇中,可以触摸到国人自豪的脉搏律动。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东西方的差距由数量到质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换言之,西洋之于我们或者我们之于西洋,差距不是几十年几百年的概念,而是南辕北辙的差距。工业革命对人类一切行为,包括生产、战争、生活、情感、娱乐等等行为,都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

然工业革命又以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作为先决条件,这就是它之所以发生在西欧不可能发生在东亚的根本原因。工业革命的形象化代表可以是蒸汽机,而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形象化代表可以是但丁和伏尔泰,换言之,没有但丁和伏尔泰,就不会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而没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就不会有工业革命及其代表蒸汽机。

任何先进的设备都建立在文化的营养基之上,任何先进的机器都是文化的产物,而文化的概念很泛,它包括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种本土文明对来自于“他者”文化或者异域文明冲击时所产生的是包容还是排斥,是扬弃还是贬抑的胸襟。

18世纪以后,倒不是中国落后了,而是西洋大踏步前进了,鸦片战争以后的屡战屡败,最大的伤感是我们对来自于所谓“洋”的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总是抱持一种十分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延续至今,对“洋”的事物,包括机器和人,稍有败衄则捶胸顿足倍觉辱莫大焉;有所优胜,则欣然自得意色洋洋。

异质文化的接触,有所冲突是必然的,也是极其正常的,在这里,接触即冲突,冲突即融合,就是说,冲突也是融合的必需过程。在这个接触——冲突——融合的过程里,悲怆哀伤和昂扬兴奋都是情绪化的显性表现,无所谓是与非。

以斯而言,李刚的角色定位,超越其职业来看,与其说是“洋设备”的驯服者,毋宁说是两种文化的转换者和融合者。

“建厂初期引进的拧接机操作界面全部都是英文的,对大多数工人来说操作难度非常大,稍不小心就会按错键造成重大事故”。要把界面转换成中文的,外国专家不愿意改,李刚自己干,费尽移山心力后,终于成功,“大家暗暗给李刚竖起大拇指”。李刚当然是好样的。

其实我想,何不请“大家”就界面语言学点儿英文呢?既不费劲,又学到不少英文词汇,以后还用得着——

多好啊。

(李刚事迹详见下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