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1年06月23日 星期一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特稿 ②尽责履职铸辉煌

—— 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回望中国工会

本报记者 王娇萍
《工人日报》(2011年06月23日 01版)

“永远跟党走”职工书法大赛、“颂歌献给党”大型群众歌会、“党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临近“七一”,在各级工会的精心组织下,广大职工和工会干部庆祝建党90周年活动在神州大地开展得如火如荼、高潮迭起。

丰富多彩的活动、创意新颖的载体,在吸引亿万职工参与其中的同时,更在大家心中激起对党的崇高敬意和无限深情。

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响应党的号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投身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历来是中国工会运动和工会工作的主线。

90年,弹指一挥间!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工会运动和工会工作始终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进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走出了一条把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与中国工运实践相结合,适应时代特征,适合国情、会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工会穿激流、越险滩,在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定位、彰显作为

“我们只有把一个产业底下的劳动者,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少,都组织起来,做成一个产业组合。因为这样一个团体才能算是一个有力的团体,要这样的组织法,劳动者才能用他们的组织力,做奋斗事业,谋改良他们的地位……”

这段话,摘自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即中华全国总工会的前身)的成立宣言。

1921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正式成立不到一个月,就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目的是为了贯彻中共一大提出的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加强党对工人运动的领导的精神。

1922年5月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并在其宣言中阐述了工人阶级的处境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方向。

1925年5月1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在广州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通过了工人阶级与政治斗争、经济斗争、组织问题等30个决议案,成立了中华全国总工会。

……

翻开中国共产党史册和中国工会运动史册可以看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领导和开展工人运动,着力发展工会组织。

从土地革命时期创建和发展苏区工会,到抗日战争时期相继建立陕甘宁边区总工会和中国解放区职工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再到解放战争时期重建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到新中国建立后一次又一次就工会运动和工会工作作出决策和明确指示……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党都始终重视加强和改善对工会的领导。

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的中华全国总工会,从一开始就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并始终以此为中国工会的政治原则,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

无论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初期轰轰烈烈开展罢工运动,还是组织动员工人群众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从建国初期注重维护职能,还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逐步加强以群众生产工作为中心的建设职能;无论是工会工作的全面恢复,还是四项社会职能的进一步明确;无论是突出维护职能,还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提出……中国工会在不同时期工作重点不一、面临问题各异,但都始终行进在服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为实现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主轴线上。

综观90年的风雨历程,正是自觉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工会穿激流、越险滩,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彰显作为。这在建国以来工会围绕经济建设的目标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建功立业活动展现工人阶级智慧和力量的工作中得到了尤为生动而集中的体现。

早在建国初期,中国工会便根据国家建设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以生产为中心,生产、生活、教育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中国工会九大之后,工会工作全面恢复,全总便明确“组织、教育和动员广大职工群众积极投身于经济恢复和建设运动,是工会面临的重要任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之后,工会更是把组织群众性生产技术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从1983年起,仅就组织职工开展以合理化建议、技术革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全总联合国家相关部委几乎每年都要专门出台文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各级工会紧扣时代脉搏,着眼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不断创新载体和方式,适时推出一系列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如“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一五’、和谐奔小康”主题竞赛、创建“工人先锋号”、“我为节能减排作贡献”……为广大职工建功立业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面对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华全国总工会及时在全国开展“同舟共济保增长、建功立业促发展”竞赛活动和“共同约定行动”,切实发挥工会优势,组织动员广大职工立足岗位作贡献,与企业同舟共济、共渡难关,不仅维护了劳动关系和谐与职工队伍稳定,而且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令世界为之侧目。

前不久,全总又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启动“当好主力军、建功‘十二五’”创先争优劳动竞赛,以认真落实创先争优建功立业的决议和2011~2015年劳动竞赛规划,更好地团结动员广大职工为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发挥主力军作用。

与此同时,各级工会积极履行教育职能,特别是努力发挥各级工会“大学校”的作用,通过培养、选树和宣传劳模,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加快工人阶级知识化进程,不断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

孟泰、时传祥、马恒昌、王进喜、罗健夫、蒋筑英、包起帆、徐虎、许振超、李斌、王洪军、郭明义……英模辈出,群星璀璨,奏响了“工人伟大、劳动光荣”的时代强音,激发起工人阶级主人翁的责任与豪情。

建国初期设立业余教育委员会,扩大文化宫、俱乐部、图书馆等职工文化阵地;上世纪八十年代普遍开展“振兴中华”职工读书活动;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后又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全面推进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工会持续不懈的努力,推动了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

中国工会以实际行动和骄人业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理论,注入了“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基本内涵。

遵循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历史使命,中国工会牢牢把握“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这两个工作基点,演绎了一路动人风景

这些天来,最让广大工会干部心潮澎湃的,是胡锦涛总书记自2006年以来第四次视察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6月2日,正在湖北考察工作的胡锦涛总书记特地来到武汉市青山区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视察。在肯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不愧是‘困难职工之家’”后,总书记指出,“帮扶困难职工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希望你们坚持服务宗旨,加大帮扶力度,竭诚为困难职工多办实事、多做好事、多解难事,真正成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见微知著。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作为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五年时间里四次迎来胡锦涛总书记的视察,从中不难体会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广大职工特别是困难职工的亲切关怀,对工会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工会组织的充分信任,对工会干部的寄予厚望。

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特别是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协调劳动关系,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天职。同时,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群众组织,中国工会又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90年来,遵循着自身的本质属性和历史使命,中国工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尽职尽责、竭诚努力,特别是牢牢把握“组织起来”、“切实维权”这两个工作基点,演绎了一路动人风景。

中华全国总工会早在1925年成立时,便在其“章程”中开宗明义地指出,“本会以团结全国工人,图谋工人福利为宗旨”,并明确“发展全国工人之组织”、“统一全国工会运动,务期密切之团结”为主要职任。自此之后,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卓有成效的工作下,工人阶级的团结得到很大增强,工会组织自身也得以迅速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更是成为各级工会组织的重大政治责任。60多年来,面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职工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关系、劳动关系深刻变化,以及由此给工会组建带来的各种新挑战,中国工会努力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转变以往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在实现自身转型和“蜕变”的同时,也开辟了工会组建工作的新天地。

如今,中国工会不仅攻克了沃尔玛建会这一世界性难题,而且在探索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层工会组织形式和组织体制方面成效显著:创新区域性行业性基层工会、市场工会、项目工会、楼宇工会、农业产业链工会等多种组织形式,构筑乡镇(街道)工会—村(居)工会—企业工会的“小三级”组织网络,社会化聘用工会组织员、招聘推荐小型非公有制企业工会联合会主席候选人……与此同时,各级工会不断加大农民工工作力度,吸引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到工会组织中来。截至目前,全国已有逾8000万农民工成为工会会员,而且势头依然不减。

工会组建工作由此不断取得历史性突破——

1949年底,全国工会会员仅237.4万人,占全国职工总数的29.3%;到1978年中国工会九大召开时,全国工会基层组织达30万个左右,全国工会会员总数在5000万人;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工会会员达到2.39亿人,新增1361.3万人,工会覆盖率和职工入会率分别达到50.9%和74.7%……从而切实维护了工人阶级团结和工会组织统一,有力地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巩固了党的执政地位。

在“组织起来”走向辉煌的同时,中国工会在“切实维权”上也不断掀开新的一页。

翻阅中国工会运动史可以看到,即便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工会组织也始终坚持为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存在和工作,虽然这个目的往往是通过动员和团结工人群众参加和支持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来体现和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在经历了建国初期十分注重履行维护职能,后来相当一段时间过于强调建设职能而忽视维护职工群众具体利益的“起伏”后,以中国工会九大为新起点,中国工会开始在全面履行各项社会职能、突出维护职能上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1983年4月,中共中央书记处在研究《中国工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提纲》等文件时,明确提出“工会的性质和任务应当是在党的领导下,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为工人阶级办事的组织。”

进入上世纪90年代,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了劳动关系的多元化、复杂化,一些地方和企业侵害劳动者权益问题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1994年7月颁布的《劳动法》第七条规定,“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年底,全总十二届二次执委会提出了以贯彻实施《劳动法》为契机和突破口,进一步突出工会维护职能的工会工作总体思路。

在总结维权实践的基础上,2001年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修改后《工会法》作出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中国工会十四大以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工会维权理论进一步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发展,明确了“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会工作方针、“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工会维权观和“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

维权理论不断创新升华,引领着工会维权实践日渐深入。

一方面,各级工会强化源头参与,着力建立健全一系列维权机制。如在宏观层面,工会与政府联席(联系)会议制度、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普遍建立,工会参与立法和执法监督的力度在加大;在企业层面,随着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签订率进一步提高,以职代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普遍推行,特别是企业职工工资协商共决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的逐步建立,为工会维护职工的劳动经济权益和民主政治权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支持。

截至2010年9月底,全国签订集体合同140.8万份,覆盖企业243.9万个,覆盖职工1.85亿人;职代会制度覆盖职工1.82亿人,厂务公开制度覆盖职工1.73亿人。

另一方面,针对国企改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国际金融危机来袭造成部分职工生产生活困难的实际,各级工会立足国情会情,传承发扬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在职工中开展的互助互济活动传统,与时俱进地加大困难职工帮扶和农民工维权力度,形成了送温暖工程、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和金秋助学活动等“三大品牌”,叫响做实了“职工有困难找工会”、“农民工有困难、要维权找工会”。

统计显示,自1992年以来,各级工会筹集送温暖资金399.8亿元,两节期间走访困难企业163.2万个,慰问困难职工家庭9756.8万户;自2003年以来各级帮扶中心筹集帮扶资金108.4亿元,帮扶困难职工4192.5万人次;通过金秋助学活动,帮助367.4万名困难职工子女走进校园。

如今,全总又提出了“两个普遍”(即依法推动企业普遍建立工会组织、普遍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新要求,并制定了企业工会组建和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两个“三年规划”,明确了到2013年底企业法人建会率达到90%以上,企业职工入会率达到90%以上;已建工会组织的企业80%以上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目标。

回眸90年前,中国工会运动开始在党的领导下渐入正轨;

纵观90年间,中国工会事业始终在坚守职责中屡创辉煌。

覆盖面不断扩大,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工会切实为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书写了无愧历史、无愧时代的华章。

始终紧随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与时俱进,中国工会走出一条适应时代特征,适合国情、会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2011年6月13日,日内瓦,第100届国际劳工大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王玉普在大会上发言,就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劳动领域面临的新挑战提出建议,呼吁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提升劳动者素质,实现以充分就业为基础的有效增长;推动完善社会对话机制,实现以共建共享为目标的和谐劳动关系……

王玉普的发言在与会代表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中国工会的建议与近年来国际劳工组织倡导的主张以及本次大会主题完全契合,反映出中国工会在维护劳动者权利、促进经济平衡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方面已经作出不懈努力,对于推进国际工会运动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近年来,在理论创新推动下不断实现体制创新和工作创新的中国工会,带给了世界越来越多类似上述这样的反响。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中国工会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不懈的探索与创新。

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中国工会的地位和作用始终与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工会工作理论始终随着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的发展而发展。

这是一个值得载入中国工运史册的日子——2005年7月4日,在这天下午举行的中华全国总工会十四届六次主席团(扩大)会议闭幕会上,与会的主席团委员全票表决通过了《关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明确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会上作总结讲话指出,“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问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并要求各级工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信念,提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实践中完善,在创新中提高。

《决议》的通过,意味着中国工会在探索一条既不同于计划经济时期工会又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会发展道路的征程中,实现了新时期工会理论创新历史性的飞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路径至此已清晰可辨。

之后,随着“以职工为本,主动依法科学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推动建立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以及“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企业工会工作原则等的相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的重大命题开始提出,中国工会与西方工会在工会的产生、性质、地位、职能、组织体制等方面的本质区别和显著不同得以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也由此进一步完善。

当然,正如任何理论的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形成的背后,同样也是中国工会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不懈探索的渐进和积累。

放眼90年,党领导的中国工会,从来都注重工会理论的探索和创新,并以此为指导,不断实现工会事业的发展壮大。

在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革命斗争历程中,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指导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工会不断探索将马克思主义工人运动理论同中国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一系列的探索成果,并指导中国工会运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在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党中央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战胜种种重大困难,经受重重严峻考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特别是以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为理论支撑,中国工会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

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可以看到,它强调坚持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中国工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坚持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坚持不断发展工人阶级先进性,坚持维护工人阶级的团结和工会组织的统一,坚持推动形成公正合理的国际工运新秩序等,这些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时代特点的基本内涵,昭示着中国工会的发展方向,并从工会工作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出了生动诠释。

2008年10月,中国工会十五大在北京隆重召开。无论是胡锦涛总书记同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和工会十五大部分代表座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还是习近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大会上致的祝词,都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要求全面把握这条道路的精神实质,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这是党中央对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走什么样的工会发展道路、建设什么样的工会”这一事关工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明确指针,为中国工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同中国工运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俱进的开放品质,始终保持求实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创新的精神,从而不断地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从提出信念坚定、立场鲜明,艰苦奋斗、勇于奉献,胸怀大局、纪律严明,开拓创新、自强不息的中国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到明确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把握的原则、重要条件及其对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再到强调工会在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发挥作用……短短几年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又注入不少新意。

“要切实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完善劳动保护机制,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

“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

“各级工会组织一定要主动维护广大职工包括农民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作用,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广大劳动群众心坎上……”

人们不难注意到,在胡锦涛总书记于2010年全国劳模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有着许多闪光的亮点。这些闪光的亮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的理论学说,指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渐臻完善。

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历史是现实的向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会休戚与共、共同走过的90年历史,不仅书写了中国工会事业永志难忘的辉煌,也蕴含着十分丰富而又弥足珍贵的启示。

在某种意义上,一部中国共产党党史,就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发展史。透过中国共产党90年历程这个窗口,有助于更加深刻地认识我国工会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发展规律和基本遵循,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自觉和信心!

今天,随着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足音渐近,中国工会事业又站在了新起点上。坚持发展、创新,再发展、再创新……中国工会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上演绎新的精彩!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