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6月07日 星期一

【聚焦“三支一扶”(上篇)】下基层,在成长中寻找新起点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后可享受升学、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以及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的定向招录

本报记者 王维砚
《工人日报》(2016年06月07日 06版)

编者按

“三支一扶”,指大学生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服务时间为两年,期间给予一定生活补贴,服务期满后自主择业,并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

从2006年开始,我国已先后启动两轮“三支一扶”计划,累计选派27.6万名大学生到基层服务,其中第一轮计划(2006~2010年)期间选派14.3万人,第二轮计划(2011~2015年)期间选派13.3万人。经过10年的探索和发展,“三支一扶”计划已成为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的重要入口,在为基层输送大批急需人才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在基层一线锻炼成长提供了平台。

近日,人社部会同中组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第三轮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的通知》,决定于2016~2020年实施第三轮“三支一扶”计划。值此新一轮“三支一扶”计划启动之际,本报记者于5月23日~5月27日赴宁夏石嘴山,山西太原、大同等地进行实地采访。


石嘴山,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的地级市,因贺兰山脉与黄河交汇之处,一块山石突出如鹰嘴而得名。作为宁夏典型的工业城市,它以生产无烟煤闻名,号称“塞上煤城”。

5月24日,记者走进石嘴山市的一县两区——平罗县、惠农区、大武口区的多家基层单位进行采访,了解“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基层服务的情况。

采访中记者发现,“三支一扶”计划在为基层单位提供人才支撑,为大学生提供锻炼平台的同时,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而大学生“非体制内不可”的就业、择业观念也有待转变。

基层来了年轻人

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石嘴山部分企业减产停产,整体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大学生就业竞争压力加剧。2015年,全市“三支一扶”报名人数985人,而招募人数仅为245人。

2015年8月,作为脱颖而出的幸运者,王思慧进入惠农区燕子墩乡政府民生服务中心工作,成为“基层新来的年轻人”。

“80后、90后工作人员只有十几个,剩下的全都是60后、50后。”燕子墩乡副乡长何萍告诉记者,燕子墩乡是惠农区最偏远的乡,受编制所限,乡镇机关人才匮乏,有断层趋势,“当时乡里正在利用新媒体做‘微报’,但苦于没有专业人才”,王思慧的到来正好缓解了人才之“渴”。学习平面设计专业的她很快承担了“微报”的版式设计工作,并收获不少点赞。

“2014~2015年,学校连续两年使用‘三支一扶’大学生,有效解决了教师缺乏的实际困难。”大武口区锦林小学教导处主任刘怀平介绍说,成立于2008年的锦林小学位于采煤沉陷区,受家庭住址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几年间教师数量由此前的37人锐减到14人,加上近两年出现女教师集中生育的情况,教师数量严重不足。“‘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支援,对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他总结说。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石嘴山的基层卫生院。据大武口区星海镇卫生院院长卜亚军介绍,近几年,卫生院每年都会接收2名“三支一扶”大学生,在补充医务人员不足的同时,夯实和提高了卫生院的基层服务能力。

资料显示,2011~2015年,石嘴山市共安置“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1029名,其中,研究生7名,本科生557名,大专生465名。目前全市在岗人数390名,有效填补了基层单位人才缺口。

成长中寻找新起点

“所学专业与岗位的匹配性,是‘三支一扶’面临的重要问题。”石嘴山市就业创业服务局局长刘新民告诉记者,除了支教、支医岗位专业性较强外,支农和扶贫岗位对专业没有严格限制,此前不少“三支一扶”大学生从事的是综合性工作,所学专业得不到应用。刘新民认为,从服务期满后再就业的角度考虑,安排岗位时应兼顾专业对口、岗位需求和本人意愿,让大学生真正在服务单位发挥作用。截至2015年,宁夏支教、支医大学生专业和岗位匹配率已达96%以上。

在惠农区人民医院副院长杜永东看来,“‘三支一扶’两年的服务期,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能力建设。”他建议在支医岗位的安排上尽量向综合性医院和有病房的乡镇卫生院倾斜,“这些地方的科室建设相对较强,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专业技术能力,也有利于他们考取职业资格证书,为下一步就业找到‘敲门砖’”。

对于“三支一扶”的基层工作带给自己的成长,受访学生普遍深有感触。

2015年9月,学习中文教育专业的高翔,进入平罗县灵沙九年制中学,一所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乡村学校支教。“刚开始确实有排斥情绪。”高翔告诉记者,自己在市中心小学实习过,而且一直生活在县城,新的工作环境让她产生了心理落差,是老教师的帮助抚平了她情绪上的波动。“教学是量的积累引发质变”“态度上要彬彬有礼,原则上要寸土不让”……采访中,高翔常把老教师的经验之谈挂在嘴边。大半年来,高翔不仅在教学能力和人际交往方面得到了提高,也收获了师生间的情谊与感动。

2013~2015年期间,黄丹曾是一名“三支一扶”扶贫岗位上的大学生,由于服务期间从事的是小额贷款工作,经常与银行打交道,积累了工作经验,服务期满后她顺利应聘进入石嘴山银行工作,这是原本学习机电专业的她从未想过的。“基层工作经验为我的人生和职业生涯找到了新起点。”她说。

据介绍,石嘴山市“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后考入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比例较高,5年来考入机关、事业单位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占比达28%。

为再就业提供帮扶方案

“三支一扶”对于大学生们而言只是缓冲就业压力的减震带,两年服务期满后,他们仍将面临再就业和择业的现实问题。为解决“三支一扶”大学生“两年之后何去何从”的困扰,石嘴山人社局设计了一系列再就业帮扶方案。

石嘴山市人社局副局长马子海告诉记者,“服务期满后可享受升学优惠,以及自治区考录公务员和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时的定向招录。”目前,该市也在考虑加大定向招考岗位比例,倡导有空编的服务单位将服务期满且考核合格、表现优异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直接转为编内人员。

同时,服务期满的大学生可免费接受创业培训和电子商务培训,并免费进入创业孵化园接受创业服务。梁朝军曾是2011~2013年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在石嘴山就业人才交流中心从事窗口工作。服务期满后,他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创业尝试,2015年下半年,参加了市人社局组织的“E+电子商务培训”后,他才发现,“失败的原因不仅仅是团队建设有缺陷,更重要的是创业方向存在问题。”重新调整创业思路后,新的创业项目正在酝酿中。

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满后的就业首选仍是机关和事业单位。刘新民分析说,“这恰恰证明大学生找工作并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这一现象在石嘴山突出表现为对民营企业的就业热情不高。”对此,刘新民建议,要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思路,“目前灵活就业的机制已经形成,一辈子在很多地方干不见得是件坏事,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扎根基层是不错的选择,往往能收获更大的发展空间”。 (漫画 赵春青)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