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6月09日 星期一

结婚24年,打工12年,在异乡的工地上,她第一次披上圣洁的婚纱……

“我终于有了婚纱照”

本报记者 杨学义
《工人日报》(2016年06月09日 07版)

12年前,30岁出头的四川姑娘曾会芳放弃了乡村安稳、平静的生活,随泥瓦工丈夫黄建明来到北京,开始了工地生活。12年里,夫妻俩和全国2.77亿农民工一样,辗转多地,饱经风霜。

《工人日报》记者第一次看到他们,是在一次建筑工地的砌筑技能大赛上,黄建明切砖砌墙、身形矫健,曾会芳协助拌灰、动作伶俐。夫妻俩默契配合,最终夺得榜眼,建筑方给他们安排了一份特别礼物——婚纱照。

曾会芳没有想到,结婚24年、迈入中年的她第一次披上圣洁的婚纱,竟是在他乡的工地上……

曾会芳和丈夫黄建明住在中建二局第三公司北京槐房万达广场建筑工地上,每日5:30起床,6:00就要开始工作,中午休息半小时后,便要继续工作,循环往复。在技能大赛获得名次后的那个周末,建筑公司要给他们兑现承诺,去北京世界公园拍摄婚纱照。临行前,性格内向的黄建明退却了,“怕丢掉当天400多元的工钱”。

“我本来打算,儿子拍婚纱照的时候,给自己也拍一套。”曾会芳坦言有过自己的小计划。曾会芳结婚时,曾拍过一张结婚纪念照,但由于夫妻俩辗转各地,这张照片早已遗失。“我没有一张年轻时的照片了。年年打工,天天干活,何时是个头?”曾会芳唏嘘不已。这次,夫妻俩不愿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要给自己奋斗多年的岁月一个交待。“我终于有了自己的婚纱照。”

“我要担任摄影师!”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员闻江告诉记者,自己常年接触一线建筑工人,深知他们的不易,“拍一次婚纱照多不容易啊!我要看着他们高兴,见证这份幸福!”为此,他专门学习了婚纱照的摄影技巧。

然而拍摄并不顺利。曾会芳的表情是僵硬的,效果很不理想。闻江很焦急,一上午过去了,他还没有拍出一张满意的作品。闻江掏出手机,里面存满了他事先下载的模特婚纱照,“动作要这样摆,脸上要这样笑。”经过无数次的揣摩,曾会芳和丈夫始终不得要领。

“总觉得不自然,我是不是不好看了?”曾会芳顾虑重重,闻江也意识到,是曾会芳夫妻的不自信在二人心中缠上了一个难解的心结。“嫂子,你很漂亮!大哥,你很精神!”闻江试着激发二人的自信,但效果依然不好。中午,所有的人都没有吃饭,焦虑情绪笼罩着整个团队。

“想想你们十多年工地上的日子,把这里想象成工地。”闻江无意中的一句话,竟点醒了曾会芳夫妇,“他们的笑容突然变得很自然、很幸福。”闻江抓紧了拍摄进度,“情绪对了,就进展很快,我们所有的成片,几乎都在下午完成。”

“为什么让你们回忆这十多年的日子,会笑得如此开心?”记者问。“曾经有工友跟我开玩笑,‘你长得又不丑,这么漂亮,在工地上明明就是浪费青春!’我对他说:‘我陪在老公身边,怎么会浪费青春?浪费青春的是你,把老婆扔在家里,多可怜呀!’”曾会芳从来没有觉得来到工地是人生的不幸,无论在哪里,只要和老公一起,就不枉此生。

12年前,曾会芳从一个靠养猪、养兔子谋生的农民摇身变成城市农民工。来京后,她曾做过工地炊事员、库房看管,如今又协助瓦匠拌灰。工地的恶劣环境给她的皮肤带来了很大损伤,“我现在不漂亮了。但好在我一直在老公身边。他的衣服有人洗,他的饭有人做,他生病了有人照顾。我们甚至连工作都在一起,我拌灰,他砌墙。虽然累,但夫妻俩在一起就是福分。”曾会芳说。

多年来,夫妻俩在城市的辛勤奋斗也结出了丰盛果实。他们依靠每年10万多元的收入,在家乡眉山市购置了一套房子,“剩下的钱,我们足够承担儿子婚房、汽车和结婚所需要的费用!”

他们为城市牺牲了容颜,城市给了他们生活的希望……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