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6月13日 星期一

在地层的下边

史修永
《工人日报》(2016年06月13日 07版)

“水中含有火的湿润,火中藏有水的燃烧。”

打开小说《连环劫》,这行充满悖论而又富有哲理的文字,吸引了我去阅读。

一个地级城市的市委书记,在煤矿井下与一个普通矿工死在了一起。是情杀?因财而杀?还是政治劫杀?小说围绕这一事件展开,故事奇诡跌宕、推理怪诞,但在案中案的深处,人们读出的却是复兴煤矿问题的难办、难缠、难解决。透过案件,作者展示的是处于转型中煤矿的现实,也是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的现实。

《连环劫》,是煤矿作家老九“复兴煤矿”系列小说中的一篇,这一系列小说的底蕴,源于作者煤矿生活工作的经历。老九的爷爷、爸爸都是煤矿工人,弟兄几个也都在煤矿工作。生活工作在煤矿的老九,把自己的小说与煤矿世界执拗地结合起来,深刻地反映着这场大变革中煤矿的生态。

煤矿大多在城乡结合部,它与城市不同,与乡村又不一样,煤矿区域涵盖了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同时又内生着自己的呼吸、呐喊与生命形态。煤矿井下工作非常艰苦,环境较为恶劣,人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以前煤矿的技术性并不高,现在许多煤矿只是在补历史欠账……而当下煤矿面临前所未有的转型升级,要去产能、要安全、要环保、要吃饭、要分流、要稳定,中国500多万煤矿产业工人进入了一个新困难、新问题、新矛盾、新任务多重叠压的新时期。

正是在这种高压下,作者强烈地体味到了煤炭行业渡危求存的本能。作者写道:煤矿人混杂的精神世界让我感觉到煤矿世界的复杂性、丰富性、变革性和紧迫性,我能够从矿工身上,体会到生活的严酷和生命存在的本质。因此,从文学上,我试图探索煤矿群体生命的表达勃发,用自己的文学原则和客观立场揭示煤矿世界的真实存在。

小说本身就是思想。在阅读“复兴煤矿”系列小说时,通过语言和故事自然流露出的思想观念,读者感到了作者所要揭示的人性的解放、生命的坚韧、希望的顽强,要直面真实的人性和社会现实,不能戴着镣铐跳舞,要有精神高度和高远的气象。

在艺术形式上,系列小说呈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品质,侧重突出对人的孤独、荒诞、偶然性的本质思考,叙事技巧和手法上体现出先锋的姿态。有评论家认为,老九在井下发现了“卡夫卡”,在某种意义上是对煤矿书写和工业题材文学创作的一种突破。作者自己也认为,卡夫卡的作品深刻影响着他的创作风格,卡夫卡的作品所表现的异化、幻灭、荒诞、恐惧和悖论等主题,激发作者对自己创作的思考和对煤矿世界的重新打量。他说,写小说也是孤独的,但孤独能够突显出主体创作的自由,也会在探索中形成一种属于自己的开放和杂糅的小说调性。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