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6月14日 星期一

农民“工匠”

本报记者 李昱霖 本报通讯员 刘恩 尹业光
《工人日报》(2016年06月14日 07版)

在河北安平县,张中盼可是个“名人”。安平以“丝网”闻名全国,今年46岁的张中盼就是丝网界的“NO.1”。至今,张中盼设计的产品先后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1项,与其他技术人员共同研发设计的产品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0项。

但有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发明达人”,却是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工。

早先,张中盼的堂兄在安平县城开了一家维修门市,聪明、热心的张中盼从此离开农村,到店里做电机维修。为了让客户及时、满意取走修好的电机,他常常夜里加班至后半夜,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养成了开夜车的“毛病”。

安平是丝网之乡。上世纪80、90年代,随着丝网产业发展迅猛,电焊网机开始进入安平。而配套的控制电柜经常损坏,并且只能从原生产厂家购买,每台要1.6万元。

这样一来,企业负担重,还耽误生产。了解到这一情况,张中盼决定自己“鼓捣”电焊网机配电柜。凭着对电气和机械的热爱,只有初中文化的张中盼“拼了”。两个月后,张中盼真的开发出了安平自己生产的第一台配电柜。

但在随后的应用中,配电柜出现了电磁干扰现象。为解决这一难题,张中盼到织网厂帮工,亲自在车间织了一个多月的电焊网,边实践边调整配电柜性能。电磁干扰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张中盼研发的配电柜不仅性能好,价格也便宜很多,每台售价6000元,不仅为安平的丝网商家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并且在售后服务上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大方便,从此,他的名声不胫而走,成为小有名气的“土专家”。

“学习”几乎成了张中盼生活的全部。张中盼曾远赴瑞士苏莱特公司实地参观学习。在国外学习期间,他怕听不懂,就将老师讲的课程全部录制,每个细节都认真记录,回到酒店第一时间就是看着录像对照笔记整理学习记录,天天如此。回来后,张中盼立即着手进一步改进焊网机的部分结构,并申请获得了3项专利。

2012年,张中盼研发设计出一款自动化程度高、焊接丝径大、焊速快的新机型。该机型用工少,仅需4人即可完成每小时6吨的产量,并且实现全部自动进料、焊接、走网、堆垛,并且焊接直径可达8毫米。该机的问世可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和节省劳动用工,提高焊网的生产效率。截至目前,该机已申请国家专利9项,也让安平的焊网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从一个的农民成长为“工匠”,张中盼执着前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专注地投入,你会收获无穷的乐趣。”张中盼说。

(漫画 法明)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