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6月23日 星期一

600米高空“拆塔专家”的云端生活

本报通讯员 冯韩悦 杨瑶 本报记者 张翀
《工人日报》(2016年06月23日 06版)

625米!随着最后一个塔吊标准节的平稳落地,天津117大厦项目服役3年之久的两台ZSL2700动臂式塔吊顺利拆除完成,而这个高度在这座大厦创造了混凝土实际泵送高度吉尼斯世界纪录后再度创造了一个拆塔纪录。

这个纪录诞生在一群普通的工地拆卸工人手中。 “3号塔司回转,继续向左转,慢慢停止转臂,将重量提升到22T。不要急,大家拿好冲销、锤子,再打一下看看能否打出来。”这段话来自天津117大厦项目工地。这不是在地面,也不是一二百米的施工区,而是在600米的高空,声音源来自塔吊拆除班长陈金国,他在600米高空塔吊的作业面上,有序而清晰地指挥着工作人员进行拆除作业。

年近50岁的陈金国,已经工作了30年,在云端世界进行着云端生活。每一次到达拆除塔吊的顶部都需要攀爬将近100米的距离,而作为此次塔吊拆除的班长指挥,陈金国每天最少得需要攀爬两到三次,可以想象,这对于很多普通人都将是一个非常难以完成的工作,但是老陈每日如此,仅仅用20分钟的时间就爬了一次。在拆除大臂过程中,需要拆除作业人员到大臂端头进行拆除作业。在只有不到1平方米的作业面进行施工,低头就能看见600米高空下的建筑物,想一想都让人两腿发软,而老陈如走平地一样,在大臂上平稳行走。

其实,对于像老陈这样的老班长,完全可以在地面指挥。而老陈说,“就拿两台ZSL2700塔吊来说,500吨的大家伙,马虎不得。这每一吊都非常重要,这从600米高空到地面,从顶端的解体到中间的降落过程,若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造成的伤害都是不可预计的。”他说,自己之所以一定要详细地安排每一项拆除任务。是因为有时可能因为一句话就可以避免一次事故,这些拆除作业人员,都是跟着自己工作好多年的同事。其实是见过危险发生的那一刹之后,才更能了解这其中的危险有多大。“保护好每一个工友是我应尽的职责,我做任何事情都要对得起自己的心。”老陈1985年参加工作,从开始的一名普通拆除工人到现在国内塔吊行业专家,按照老陈的话说,“不仅仅是努力,更得益于有好的平台。”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