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6月27日 星期一

高考考题背后的文化味

朱林
《工人日报》(2016年06月27日 05版)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近,有这样一类高考试卷火爆微信朋友圈,试卷中的文字半文半白,题量虽然不大,但试题的难度却一点儿不比今天的高考低。没错,那些让生活在今天的人们抓头搔耳的试题就是民国“高考题”。

相比于今天的考卷,民国考题更多了几分“文化味”。以1929年北京大学国文考题为例,当年考题分甲部、乙部,其甲部试题是:“清季曾、李诸人提倡西学,设江南制造局、翻译科学书籍甚伙,其中不乏精深之作,何以对于当时社会影响甚微?试言其故。”乙部试题是:“清儒治学方法,较诸前代,有何异同?试略言之。”

对于今天的读者,缺少相应的历史和国学知识,怕是理解题目都有困难。即使放诸今天的大学历史系,若非专习近代史、思想史,想答好这两题也并非易事。

网友将诸如此类的民国考题转发至朋友圈,似乎既有对古人文化水平的自叹不如,也有对传统文化的期冀。朋友圈中的民国考题,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象征。

事实上,近年的高考作文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社会对于“文化”的热衷。以北京高考作文题为例,今年作文题中的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老腔和前年作文题中的“老规矩”,虽是讲的不同的东西,但其背后却都是文化的象征。前者直接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形式,后者则是对国家、社会、个人不同层面深层次的文化认同。

“文化范儿”十足的高考作文题也好,网友将民国考题转发至朋友圈也罢,不同的行为背后却有着相近的思想观念——对文化,尤其是国家的、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倡导。

另一方面,通过高考对文化予以密切关注,实际上是引导年轻人关注文化、传承文化乃至弘扬文化,这对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

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对于文化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关注。假使年轻人对华阴老腔感兴趣,或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愁后继无人了。遗憾的是,据华阴老腔代表性传承人张喜民介绍,目前想学华阴老腔的年龄普遍偏大,年轻人都进城打工去了。

进一步讲,中学课本中古代经典诗词、散文,甚至包括一些“蒙学”读物被选入教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社会对于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关注。久而久之,必将有利于全民文化素养的提升。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