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6年06月30日 星期一

浙江一条小巷里,一位老裁缝坚持做针线活33年。经历了红极一时、慢慢沉寂之后,如今重新回归人们的视线……

被私人订制“救起”的裁缝店

本报记者 邹倜然
《工人日报》(2016年06月30日 06版)

邵贤华低着头,正在缝制一条长裙。伴随着缝纫机嗡嗡作响,原来散放在一旁的一小堆天蓝色布料变成了美丽的裙子。

邵贤华是一名老裁缝,店铺就开在杭州市采菱路上。这是一条老巷子,和许许多多的老巷子一样,这里布满了小商店、食品店、五金杂货店……人来人往,热闹而市井。在这些小店面中,贤华时装店一点也不起眼,如同它的主人一样,安静却专注。

一做30多年 曾红极一时

邵贤华是富阳人,做针线活已经30多年了。“那时候家里地少,我身体也不好,种地吃不消。家里兄弟多,都在外面学了本事。轮到我了,刚好有个老裁缝说要不跟他学吧,不用多少力气的。我想,那就去吧!”老邵说。

于是,老邵就开始了自己的裁缝生涯。他学了20天,又在师傅家住了20天,这就开始在工厂上班了。

“在工厂上班很累的,一天到晚在做。不过工资高,一个月能有一两百元钱。”老邵告诉记者,1984年,师傅和同事们一合计,决定来杭州张罗个裁缝店。起先,他们开了一家小作坊,专门给摆地摊的人做加工服装。谁知没多久,裁缝店就干不下去了。

“那时候流行喇叭裤、喇叭裙,我们做了好多,摆地摊的人却卖不出去。最后我们的工钱都发不出来了,只好散伙。”老邵说。

这以后老邵就自己闯荡了。1987年,老邵开起了自己的裁缝店。

“我记得很清楚,一条裤子加工费是1元5分到1元2角,一件大衣才3元7角5分。”老邵说。

凭借好手艺,他收获了许多忠实的老主顾的信心,也不断有新顾客来。来定做新衣裳的人络绎不绝,小铺子前总会排起长队。那几年,邵贤华的裁缝店从朝晖搬到老浙大,又搬到新华路,最后到了采菱路,生意一直不错。

订制渐流行 行当被救起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成衣”一词逐渐替代了量体裁衣的定做。人们开始习惯买现成的衣服。原本开在采菱路上的裁缝店有十几家,这些铺子也一天一天地冷清下去。如今,只剩了老邵这一家。

“前几年是真的差点开不下去了。房租一直在涨,我也是好不容易才撑下来的。”老邵说。

这几年,随着私人订制概念的流行,老邵的手艺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生意一天天好了起来。而老邵依旧守着他小小的裁缝店,为需要他的老顾客们服务。此外,开始有淘宝店主来找他打版,老邵不知不觉间和电商产生了联系。现在老邵一天只做两三件衣服,订单排到了1个月以后。

“还有不少外国人找到我这里来做衣服。有瑞士的、美国的、德国的,他们对衣服的要求高很多。”老邵说起来时很骄傲。

在老邵店里,客人都需经他亲手量体,拿着卷尺从肩宽量到胸围,再量腰、臀,这关键的步骤他不敢懈怠,不求速度只求细致。时间久了,老邵也练就了一手绝活:看一眼就能把顾客的三围说得八九不离十。

“量了30多年,当然心里有数了。这几年眼睛不好了,前几年眼睛好的时候一眼就能看准!”老邵说。

消逝的手艺 不舍的活计

“邵贤华裁缝店”,应该是采菱路唯一一家裁缝店,也是杭州为数不多的裁缝店。这几年行情虽然见好,但老邵并没有把生意做大的想法。

老邵说,在他这里做衣服,一般的加工费也就是100元到200元之间。夏天的衣服最好做,个把钟头就好了。难做的是西服和大衣,加工费也不过400元,得一整天从早上一直做到很晚才可以。

“自己做做小生意,自由一些。”老邵说。

老邵也有自己的苦恼,他身体一直不好,这两年逐渐感觉有些力不从心了。老邵心里也在犹豫,退休也就是这几年的事了。他退休以后,这家裁缝店也就要关门了。

“手艺可能没人继承,但也不想招徒弟了。”老邵说起时,言辞间有很多不舍。

他告诉记者,做裁缝是个细致活儿,得耐得住寂寞。基本的学起来简单,得跟着师傅长时间实践,才能成为一个好裁缝。

经媒体报道后,有不少人找到邵贤华想要拜师,但都被老邵拒绝了。他告诉记者,以前他也带过徒弟,但是很多年轻人都没耐心,做不久。久而久之,他也没了想法。“年轻人都想挣快钱,学两天就到工厂上班了,带他们也没什么意思。”老邵说。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