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康复产业呼唤“人性关怀”
漫画 赵春青
正如每个人都无法阻挡老去的脚步一样,每个人也都会有身患残疾的风险。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各类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人,其中仅肢体残疾人约2402万人。
与此同时,中国的老龄化进程正以平均每年净增长800万到1200万老人的势头持续加速。官方授权公布的最新信息源自2016年10月国家老龄办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这一调查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总人口比重16%。其中,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已超过4000万人。另一项联合国人口司预测结果表明,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在2020年达2.45亿,其中1亿左右老年人口有康复需求。
无论是残疾人还是失能老人,他们的康复以及日常生活或多或少都离不开辅助用具的帮助和服务。
从市场和产业的角度而言,这意味着巨大的现实需求和潜在的市场价值,更意味着一个拥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即将壮大。
然而,现实的尴尬在于,目前需要康复治疗的人群中,有至少八成的人无法及时接受正规的康复治疗,其中相当一部分或限于经济压力或受制于市场的“短板”而享受不到合适的器具及服务。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区,连轮椅这类普通的辅助器具都缺乏的现象极为常见。
与这一现状相关联的一个普遍共识是,我国康复辅助器具的研发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多数技术含量偏低,种类单一且功能偏弱,即使数量不多的研发成果,其市场转化率也并不乐观。
与此同时,相当多的国内本土康复器具企业多年来在微薄盈利中艰难度日,其中不少以倒闭和转行告终。
显然,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些国际知名洋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销售却是节节攀升,甚至垄断着某些康复用具领域,比如助听器市场,义肢市场等。
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
首先,这样的被动局面直接与中国康复器具产业整体起步较晚和自主创新产品“疲软”直接相关。
其次,也与产业激励政策相对滞后,研发及生产经费投入持续不足,发展环境和体系不够优化,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密不可分。
而从更深层次来看,这也意味着国内相关行业和企业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康复需求尚缺乏足够了解和深刻认知。换言之,不少国内康复产品和服务在本质上缺少对残障和失能人士的“人性关怀”。
要知道,即使从基础的物化需求来分析,每个人的残疾状况和失能状况也有所差异,他们需要的康复服务不同,对于康复用具的具体需求也可能不同。这些残障失能人士,不仅需要个性化的产品,更需要产品附着的“针对性”服务以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需求主体多是较为敏感、脆弱的一群人,他们在需求期待满足的背后,更期待感受“平等”,获得“尊重”。
因此,康复产业本身拥有一种更厚重的功效和“崇高”的使命,那就是在满足用户需求及服务的同时,还应彰显一种对当事人内心的呵护。
显然,其难掩“公益”的色彩,更呼唤国家层面的制度关怀。
回归到产业发展的本源,能否开发出丰富多元的产品,能否提供与产品契合并贴心入微的服务才是真正赢得市场的关键。这背后也许不应只考虑培育产业发展和市场环境的成熟度,还应从更深层次体现出对于个体生命和尊严的关照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