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01月13日 星期一

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历时4年的“乔丹”商标之争告一段落

“输了”官司,国产乔丹何去何从?

本报记者 杜鑫
《工人日报》(2017年01月13日 04版)

距离那场吸引了近3万名网友观看的庭审直播,已经过去1个多月的时间。关于乔丹商标之争的讨论仍在继续。

2016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就涉及“乔丹”商标的3件案件作出判决,撤销该案一审、二审判决,判令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裁定。

此后1个多月,很多乔丹体育用品仍然在售。市面上、电商平台上的在售商品大部分并未下架。乔丹体育甚至在1月11日举行了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乔丹体育合作伙伴发布会。这是为何?《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长达4年的“拉锯战”

1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明确姓名权、著作权等在先权利保护,遏制恶意抢注。

其中,商标领域涉及姓名权的问题,主要是未经许可将他人姓名申请注册为商标并进行使用的行为。1个多月前,公开宣判的“乔丹”案就是较为典型的案例。

2016年1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再审申请人迈克尔·杰弗里·乔丹与被申请人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员会、一审第三人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商标争议行政纠纷案件进行公开宣判。根据判决,迈克尔·杰弗里·乔丹对中文“乔丹”享有姓名权,对拼音“QIAODAN”“qiaodan”不享有姓名权。

在此之前,有关双方进行了长达4年的“拉锯战”。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迈克尔·乔丹以乔丹公司争议商标的注册损害其姓名权等为由,向商评委提出撤销争议商标的申请,商评委裁定争议商标予以维持。迈克尔·乔丹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该院判决维持商评委裁定。此后,迈克尔·乔丹又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被驳回。2015年,迈克尔·乔丹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薛军表示:“该案判决说明我国对国外名人姓名权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强,警示相关企业应注重打造自主品牌,绝不能打‘擦边球’。”

5年之限

从记者1个多月的观察来看,乔丹体育用品并未出现大规模下架的情况。

在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之后,乔丹体育发表声明表示,申请人美国公民迈克尔·乔丹在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争议再审的68件商标案件中,该公司已经取得了65件商标案件的胜诉。本次裁定的10件商标,包括支持再审申请人的3件商标均系该公司注册时间不足5年、在周边其他类商品上的防御性商标,对该公司目前使用的所有商标均不会构成影响。

“此次被法院认定应予撤销的3件商标分属于25类、28类、30类,是周边业务的商标注册,比如装饰品、果汁饮料等,与乔丹公司的主营业务关联性不大。”乔丹体育方面的代理律师马东晓1月11日表示。

记者查询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猪八戒网发现,第25类商标为服装鞋帽,第28类为健身器材,第30类为方便食品。

“每个类别的商标很多,乔丹公司被撤销的商标只是这些类别下面的个别商标。”马东晓进一步解释说,“《商标法》对姓名权的保护有一个5年的限制,被撤的3件商标都是近5年申请的。”

《商标法》规定,申请商标注册不得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也不得以不正当手段抢先注册他人已经使用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对于违反此规定的,自商标注册之日起5年内,在先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宣告该注册商标无效。

尽管乔丹体育主营业务商标暂不受影响,不过,接近迈尔克·乔丹方面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除了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审理的行政纠纷系列案件外,双方还涉及一件姓名权侵权案。2012年2月,迈克尔·乔丹以乔丹公司侵犯其姓名权为由,向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乔丹公司停止未经授权使用其姓名的行为。上海二中院受理该案后,曾两次开庭审理,但至今仍未宣判。

官司背后“拉锯战”远未结束

“在知识产权领域,法庭往往是市场竞争的延伸,诉讼常常是商业博弈的别名。” 上海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院长陶鑫良认为,迈克尔·乔丹与乔丹体育在这场诉讼中表面上似乎争夺的仅是“乔丹”及“qiaodan”中文姓名元素,但其实双方可能都高度聚焦在相关现实或潜在的、现在与未来的品牌运作与市场竞争上。

2011年末,乔丹体育计划在次年3月底前挂牌上市,不料次年就陷入了与迈克尔·乔丹方面的商标争夺“拉锯战”。乔丹体育的上市计划被搁置至今。

对此,陶鑫良表示,在乔丹公司继续发展并准备上市之际,或许是迈克尔·乔丹及其品牌准备重新布局中国市场之时。

有媒体曾报道,2014年,迈克尔·乔丹从Jordan品牌中获得了1亿美元的收益。而耐克公司在2015年曾表示,大中华地区日益成为Jordan品牌越来越重要的市场。

尽管面上的商标使用未受大的影响,但是在与迈克尔·乔丹的官司中,乔丹体育的社会声誉受到了不小的考验。在该公司官方微博发表的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声明下面,一些网友的留言并不算友好。

Jordan能否从中受益,还没有定论。不过,很多人可以肯定的是,这场“拉锯战”远未结束。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