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劳动美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风采(广西篇)
周丽 女,广西防城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兼儿科大主任。
儿科的工作繁琐、受气,但凡医院几乎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在儿科工作的医生护士无时不想着法子跳槽。2009年6月,周丽却放弃卫生局副局长的位置,毅然回到医院儿科岗位上。
为稳定儿科医生队伍,她兢兢业业工作,以实际行动带动儿科医师队伍的发展。多年来,周丽一直坚守在这边关小城医院,回绝多家大城市医院的高薪聘请,以实际行动感动周围的儿科医务人员。
周丽是目前防城港市唯一具有正高职称的儿科医生,无数个白天黑夜的无怨无悔付出,只想当这群可爱孩子的“守护神”。
有一次夜班,周丽由于连续几天几夜顶班突感头晕,便伏在桌子上歇一歇。一个病孩家长发现后,回到病房与其他陪护家长提起,大家不约而同地纷纷前往问候周丽,有的还送来水果、点心,不少患病小孩也跟着围在周丽的身边,嘴里阿姨阿姨地叫个不停。听着孩子们稚嫩而温暖的叫声,周丽感动极了,心里暗暗地思量,一定当好这些可爱的孩子的“守护神”。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周丽亲自救治每一例重症病例。疫情早期,在救治一例在社会上影响很大、造成群众很大恐慌的危重症患儿时,她日夜蹲守在病区,针对不断变化的病情,灵活运用药物和机械通气,使入院时已濒死的患儿生命得以延续,有效消除了群众的恐慌。 在甲流突然到来之时,在酷热的暑天里,她穿着厚重的隔离衣帽,守在病区。针对学生患者起病突然、被隔离、没有人陪、心理恐慌等特点,创新诊治模式,大大缓解了家长和学生患者的焦急恐慌心理,保证了治疗效果。
在边城医院艰苦简陋的条件下,周丽因陋就简,针对儿科临床难题积极开展科研探索。如为探讨抗生素与微生态调节剂对小儿肠道微生态的影响,设计开展了《抗生素与微生态调节剂对小儿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从微量元素角度探讨防治手足口病方法,主持开展了《手足口病小儿微量元素状态的研究》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京族儿童地中海贫血与G6PD缺乏症的调查分析》课题,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她不断创新诊疗方法,总结论文量多质优,共撰写医学论文30多篇。
唐泽渊 男,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钦州供电局生产设备部主任。
唐泽渊参加工作20年,无论是在规划建设还是在生产岗位,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创新管理,科学规划建设电网,全力做好电力服务工作。特别是2010年以来,他紧紧围绕钦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用电需求,超前规划钦州电网建设,实现了“再造一个钦州电网”的目标,为钦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作为钦州供电局设备部主任,他敢做善成,主动作为。根据钦州快速发展,大项目不断进驻钦州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跟踪大项目并做好供电服务工作。指导服务中石油、金桂浆纸业一期用电投产,2013年以来坚持对华汇、中船、玉柴石化二期、热电联、华谊等重大项目做好跟踪服务工作。针对边远农村电网普遍存在低电压、重过载问题,通过深入调查分析查找原因,结合新农村电网升级改造进行有效解决,为农村精准扶贫提供了有效的电力保障;每逢遇到台风袭击抗灾抢险和重大任务来临,他总是冲锋在前,日夜奋战在抗灾抢险的第一线,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抢修复电任务,为钦州供电局全面完成抗灾抢险和灾后恢复生产作出应有的贡献,为钦州供电局圆满完成中央领导到钦州视察、“两会一节”、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钦州蚝情节等重大保供电任务立下汗马功劳。
在担任钦州供电局规划与建设部主任期间,他勇于担当,攻坚克难,以敢为人先的韧劲加快推进钦州电网建设。与市政规划部门联合完成《钦州市电力专项规划》《中马启动区电力专项规划》等专业性规划,为争取每年电网建设项目和资金,加快重点园区(石化、保税港、中马等)电网建设提供支持,及时解决了各园区和重大项目的用电难题。“电网工匠”“孺子牛”“工作狂人”……这是多年来,身边同事们对唐泽渊这位基层一线共产党员给予的最真实的评价。
2011年以来,他先后荣获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广西壮族自治区劳动模范、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广西电网公司“建电网,促发展”劳动竞赛先进个人、“迎峰度夏先进个人”“抗冰保电先进个人”“生产(工作)标兵”、钦州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许燕妮 女,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调度科科长。
许燕妮从一个只有中专学历的技术工人,通过不断学习提升成长为一名内燃机高级技师,她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出类拔萃的创新精神,技领群雄,赢得一片赞誉,被称为玉柴的“铁娘子”。
她20多年来奋斗在生产一线,誓言把工作做到“出活”。为提高生产效率,她深入研究生产管理措施,利用项目攻关提高生产效率。其中主导开展《提升一发厂生产效率项目》,项目攻关成效明显,所管理的一发厂2015年人均产出率比2014年上升了5.8%,直接成本节约200万元;主导开展《降低6M机油油耗过高项目》,项目攻关为公司挽回经济损失达500多万元,能源节约100万元,回用零件价值350万元;主导开展《提升四缸机供油提前角一致性装配准确率项目》,发动机试机下机率由原来的80%提升至95%,创效200万元。
她带领许燕妮劳模创新工作室、女工创新工作室成员围绕公司质量、生产等开展立项,近年累计推进五发厂装配线MES项目、四发厂MES项目、五发厂自产件机体二维码激光打刻机项目、四气门缸盖水柱测试设备开发应用等28个项目,有4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的奖励,其中《德国MCP-H250加工中心B轴关键零部件的开发应用》、气道模具无砂披免修芯技术开发》《砂型低压铸造快速试制V6柴油机铝合金机体》3个项目获中国机械制造工艺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四气门缸盖导管孔深孔加工机床升级改造》项目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三等奖,累计创效超过1000万元。其中《金刚镗床更新设计数控化升级改造》项目引起国家关注,被列为中华全国总工会职工创新补助资金项目,获得20万元的创新补助奖金。近年累计发明专利技术45项,有10多篇技术论文在国家级各刊物发表,带动玉柴集团5000多名女职工不断提升生产技能。工作室先后晋升为自治区级劳模创新工作室、女工创新工作室。工作室以师带徒、立项创新等方式培育工匠,师带徒传承技能培育精英。2016年,工作室以一带一的模式开展带徒活动,从理论、技能、绝活手把手传带,累计带出徒弟8人,带出了梁冰莹等一批精英,黄玲被评为广西五一巾帼标兵,谭柱被评为广西最巧工匠。
黄启江 男,百色百矿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黄启江34年如一日扎根矿山,带领百矿集团走出一条跨越发展道路。他开创复杂地质条件下中小型煤矿现代化矿井建设“百色模式”。在煤炭行业不景气,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黄启江带领百矿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突破南方软岩地区断层多、底板易鼓、顶板破碎易漏等不适合综采综掘的行业定论,创建了广西第一个综合机械化矿井。先后完成中厚煤层、薄煤层、超薄煤层、极倾斜煤层的综合机械化改造,探索出“综采综掘一体化、安全管理信息化、矿井管理标准化、融资方式多元化和企业管理人性化”的中小型煤矿现代化矿井建设“百色模式”,得到了国务院、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监局领导的肯定,向全国推广,对推动煤炭行业提高效率、减少安全事故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3年底,面对全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黄启江审时度势,觉得实施煤电铝一体化产业发展战略正是时候。但投资额达50多亿元的项目,缺乏资金、人才、技术、重大项目管理经验以及全国电解铝产能过剩等因素均成为致命问题摆在他和他的团队面前,同样,来自社会各界不同声音的舆论压力也成为项目建设的阻力因素之一。但黄启江当机立断:干!只有闯出血路,百矿才有出路!
黄启江带领团队仅用14个月时间实现了2×350MV自备电厂的点火发电,8个月时间年产30万吨铝水工程投入运行,比设计工期提前4个月,刷新了国内同类项目的建设速度,成为广西首个竣工投产的煤电铝一体化项目。通过实施煤电铝一体化项目,企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从单一采煤向煤电铝一体化等行业齐头并进,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从资源开采单元化向产业集群化转变,产品从低端、低附加值向高端化、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升级,企业实现了良性快速健康发展。
2008年以来主要经济指标全部倍增翻番,原煤产能从123万吨/年增长到850万吨/年,增长近6倍;资产总额从3.7亿元增长到200亿元,增长53倍。黄启江还建设棚户区改造住房1917套,全面改造职工小区道路、广场、幼儿园、文体设施等配套福利工程,职工人均居住面积由不足4增加到25,矿工几代人盼望已久的安居梦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