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放弃“输血续命”“一破了之”,肥矿选择债务、资产和人员重组

【重生·山东能源集团肥矿蹲点记①】“火药桶”里的变革

本报记者 杜鑫 丛民 本报通讯员 姜玉泰
《工人日报》(2017年11月27日 04版)

开栏的话

推进去产能,要抓住处置“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从中央到地方都列有相关工作清单,也形成了一些经验。

山东能源集团权属企业肥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曾是山东省最大的“僵尸企业”。经过多方谈判,去年底,肥矿顺利完成债务、资产和人员三个重组。今年前10个月,肥矿盈利2.7亿元,同比减亏增盈10.3亿元,成为全国范围内处置“僵尸企业”较为成功的案例。

肥矿改革重组即将迎来一周年,《工人日报》记者深入到这家企业蹲点采访,走访参与改革重组的主要人物和一线职工,写成了这组“重生·山东能源集团肥矿蹲点记”系列报道,力图以一个个故事,回顾和梳理肥矿改革,记录一线职工的经历和变化,留下变革时代的印记,并给其他企业以启迪。


肥矿的“重生”在外界看来是奇迹。

这个山东省曾经最大的“僵尸企业”,今年1~10月,盈利2.7亿元,同比减亏增盈10.3亿元。自2012年煤炭市场低迷以来,肥矿终于首次实现盈利。

在这之前,有一组数据曾让一些人把山东能源集团权属企业肥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肥矿”)看作一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火药桶”:截至2015年底,累计亏损88.6亿元,实际资产负债率高达150%,拖欠职工工资、社保等费用达12.4亿元。

这组数据压得肥矿1.5万职工喘不过气:最长的时候,企业连续10多个月发不出工资。

面对这个棘手的“火药桶”,是“输血续命”,还是“一破了之”?山东省最终放弃了这两条老路,政府出面将企业和银行拉到谈判桌上,经过近50轮的谈判,最终达成一致。2016年底,肥矿顺利完成债务、资产和人员三个重组。

在这场变革中,身处“火药桶”中的一线职工有着怎样的经历和变化?《工人日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走访和调查。

企业效益不好,“矿二代”纷纷啃老

“今年有同事生病,大家去看望,一人给了200元。去年也有同事生病,大家一人只给了100元,就是这100元还有人因为拿不出钱急得要撞墙。”11月14日,肥矿白庄煤矿采煤二区材料员夏广学回忆说。

每月1500元的房贷、400元左右的奶粉钱,那时候压得已近不惑之年的夏广学喘不过气。他的同事们同样面临各自的生活压力,食堂里三四元钱的午餐都很少有人舍得吃。

“啃老”成了他们共同的选择。夏广学的同事大多数是“矿二代”或“矿三代”,他们父母的退休工资正常发放,因此“回家吃”成为那段时间多数人的选择。

“之前我媳妇和我妈一年只见几次面,关系很淡。自从每天回家吃饭,她们反而亲密了。”夏广学笑着说。

白庄煤矿矿长李洪刚告诉记者,企业效益不好,婆媳关系却改善了,这成了当时白庄煤矿的“苦中之乐”。

不过,夏广学媳妇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让夏广学心里很不是滋味:“你一个大男人,挣不来钱,还老是去老人那吃。”

企业职工挣不到钱,生意不好做的小商贩渐渐撤离白庄煤矿。去年初,夏广学家里来了客人,他到矿上的菜市场买菜,发现之前10多户卖菜的商铺,只剩下3家。

作为肥矿的另一个老矿井,曹庄煤矿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在该矿工资科工作近20年的李恒眼瞅着工资发不出来,对未来很迷茫。“最长的时候10多个月发不出工资,偶尔只能发点生活费。”

大家“坐不住”了,开始寻找出路

1998年参加工作的李恒赶上了2002年到2011年的煤炭“黄金十年”,企业辉煌一时,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矿上的工作在当地还算体面,曾让很多人心生羡慕。”李恒说。

到了2012年,煤炭市场持续低迷,肥矿前期大量举债上马的项目又没见到效益。在煤价下滑和高额负债双重打击下,肥矿连续亏损。由于长期拖欠职工工资、社保等费用,很多职工家庭生活得不到保障。

“2014年的时候,就有人‘坐不住’了,开始寻找出路。有的干脆辞职,有的关系留在矿上,自己出去创业。”李恒说。

职工谋出路的同时,企业也在求生存,终于在2016年迎来转机。去年,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去产能和“僵尸企业”出清的政策。借助国家政策,山东省政府将企业和银行拉到谈判桌上。经过近50轮的谈判,去年底,各方最终就改革重组方案达成一致:将肥矿集团可持续经营的三处煤矿资产剥离组建肥矿煤业有限公司,并以等额资产承接等额银行债务;同时,肥矿集团和山东能源集团分别按照一定的比例承接金融债务。

“对于一线职工来说,最关心的是去哪儿‘吃饭’的问题。”肥矿双创中心副主任吴明慧介绍说,改革中,公司设置了9条安置渠道,分流职工6000多人。

山东能源集团董事长李位民认为,肥矿改革重组实现了“僵尸企业”重获新生、股东集团整体减负、历史问题妥善解决、社会效应有效展示“四大收益”。

从“发工资”到“挣工资”的心态变化

肥矿奇迹般地“复活”了,这让李恒重新看到了希望,“我干到退休没有问题了。”

企业效益好转,职工的钱袋子也鼓了起来。“今年发工资都是发一个月补一个月,工资基本补齐了。”夏广学说,日子好过些后,很多“矿二代”不再“啃老”了。

接受采访的当天,夏广学身穿的黑色夹克外套是他不久前从网上花300元淘的,这是他最近3年买的第一件新衣服。

谈及改革重组前后的变化,肥矿矿业服务公司三网运营中心副主任李飞说,“职工最大的变化在观念上,以前依赖企业生存,现在主要靠自己。”

他举例说,大家对待工资的心态发生了从“发工资”到“挣工资”的微妙变化。“以前大家吃大锅饭,以出勤天数多少来发工资,现在全面推行内部市场化管理,挣多少工资要看自己创造的效益和价值,多劳多得。”

李飞之前在曹庄煤矿做了10多年信息化建设工作,在企业改革重组过程中,通过公开竞争上岗,实现了职务和收入的双提升。

据悉,肥矿通过改革重组分流出6000多名职工,留下来的人工作量变大了,而且全部得重新竞争上岗。这也给李飞这样有一定能力的人提供了机会。

“改革重组让企业实现了‘重生’。而对于留下来或是走出去的职工来说,也都是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李飞说。

《工人日报》将继续报道肥矿“重生”、职工“重新选择”背后的故事。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