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合肥高新区管委会三让办公楼之后
合肥高新区里有两条很“牛”的路。一条是望江西路,路宽且长,被称为“科创大走廊”“上市一条街”;另一条是云飞路,相对短一些,被称为“量子大道”。
巨大的“X”形的被称为“未来中心”的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与科大讯飞公司都坐落于望江西路两旁。而云飞路上则聚集着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等一批以量子命名的高科技企业。
“中国声谷”“量子中心”,这是合肥高新区面向全球打出的两张“名片”。
夹在这一长一短两条道路之间,有一幢规模较大的建筑物名叫创新服务中心。作为高新区的管理机构或者也叫“服务机构”的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寄居”在这幢大楼里。
从全国第一批26个国家级高新区之一,到最近连续5年在全国高新技术开发区里综合排名始终排在第一方阵;从参与试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到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支撑,前后接近30年的时间跨度里,合肥高新区管委会曾经六度迁址,甚至为了园区企业创新发展而三度“让出”办公场所,并最终“落户”创新服务中心。
“迁址的背后,既是‘跟着创新发展走’的需要,也展现出‘托举新兴产业’的坚定步伐。”近日,合肥高新区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沈玉龙对《工人日报》记者说。
只要企业有需要,办公楼也可以腾出来
两根竹竿撑起一条横幅,这就是合肥高新区的前身——合肥科技工业园奠基时的情形。
当时的合肥科技工业园刚刚起步。园区第一个获得安徽省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是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其产品是电视台用的字幕机。在当时,这可是打破日本索尼技术垄断的产品。
彼时的合肥高新区办公场所刚从市区租住的地方搬到园区里一幢二层小楼里。此后,企业不断涌入,园区不断扩大,管委会办公场所也数度搬迁。
第一次“让出”办公楼的故事发生在2003年,当时是一家进出口企业看中了管委会办公地点所在的位置。此后,在2009年和2011年,管委会又两次为了几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而腾出入住不久的办公楼。
作为合肥高新区的“老人”,沈玉龙至今清晰地记得,美亚光电和阳光电源差不多都是在管委会频繁“让出”办公楼的那个年代入驻合肥高新区的。这两家企业当时的规模都很小,都是从三四十万元的资本开始初创。如今,美亚光电已经成长为国际上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色选机供应商之一,而阳光电源则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光伏逆变器制造商。
合肥高新区的营商环境由此可见一斑。在沈玉龙看来,“管委会能为企业发展腾出办公楼,这体现的是服务企业的终极理念,给企业带来的是无比坚定的发展信心。”
27年之后,“新经济尖峰”正在这里形成
两年前,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俞君英博士毅然选择在合肥高新区创办中盛溯源公司。在俞君英博士的带领下,她的科研团队瞄准细胞产业化发展方向,攻破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将人类成体细胞成功转化成诱导多能干细胞这一技术壁垒,为批量生产创造可能。
“当你老了,突然有一天想换一个年轻时候的皮肤,我们这项研究就能帮你实现。这相当于给每个人体器官提供了‘备份’,一旦有需要,我们可以用这些‘备份’来替代有问题的组织或器官。”中盛溯源公司副总裁徐杰的“解读”令人振奋。目前,在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基础上,中盛溯源已经成功分化出心肌细胞、神经细胞、血液细胞等近30种细胞产品。
同样令人振奋的消息来自合肥高新区另一家企业中科离子,该公司自主研制的超导质子治疗系统已经进入系统整机调试阶段。目前,质子治疗仪属于极端稀缺产品,中科离子最新研制的产品将实现质子治疗系统全面国产化和小型化。未来,质子治疗系统由稀缺产品变成大众化不再是梦。
作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经过27年的发展,合肥高新区已成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打造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构建协同创新的“大平台”。“现在的合肥高新区新产业正呈集聚化发展趋势,诞生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原创性先导产业。”合肥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吕长富说。
如今,“中国声谷”已集聚企业300余家,形成覆盖智能语音、智能芯片、物联网、穿戴式设备的多元化产业格局。
根据赛迪顾问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合肥通过科研及政策优势异军突起,位列中国人工智能城市榜单第五位。在人工智能科研能力上,合肥仅次于北京,与上海并列排在第二位。
量子产业方面,中科大潘建伟、郭光灿、杜江峰三院士组成的量子科技“GDP”国家队,已在合肥高新区设立了科大国盾、本源量子和国仪量子公司。目前,合肥高新区拥有主营量子技术企业5家,量子关联企业20余家。全区直接从事量子领域的科研人员数达600人,近3年累计在国际一流期刊中发表论文达151篇,雄踞全球首位。
“可以说‘新经济尖峰’正在形成,而围绕‘新经济尖峰’的目标,在具体工作上,我们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场景、新平台、新主体、新生态’也已做了系统安排。”吕长富说。
(采访手记《企业是小苗 政策环境是土壤》见今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