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总以职工多元需求为导向,不断完善工会资产管理,服务阵地公益性日益凸显——
工会服务阵地是怎样激活的?
近日,穗港澳职工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暨工匠学院迎来首场“香港青年大湾区就业计划”讲解活动,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及福利局副局长何启明担任主讲人。
这个基地位于广州市员村工人文化宫,由广州市总工会联合香港工会联合会、澳门工会联合总会共同打造。
谁能想到,就在几年前,它的所在地还是酒楼、餐厅、商铺等商业租赁场所。
这一变化,源于广州市总激活工会服务阵地的系列新举措。
8年确权近14万平方米物业
2000年,广州市总将所属的5个工人文化宫组建成广州工人文化宫集团,全面走向市场化。然而,10年来,因为简单的“一租了之”,导致工人文化宫的硬件投入缺乏,服务功能、项目质量、管理水平、人员素质与职工多元服务需求逐渐脱节,工会服务职工阵地的作用地位被弱化。
广州市总意识到,必须“重启”工人文化宫建设。
重启,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产权。由于历史原因,广州市总直属企事业单位红线内有近14万平方米的物业无产权,约占物业建筑总面积的一半。无产权,则无法投入改造。
2013年,广州市总启动物业确权工作——请市领导现场调研,及时将工会资产情况及形成原因上报市政府;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市总在会上多次强调工会资产的公益属性,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2021年初,14万平方米无产权物业中,95%以上领取了《不动产权证》,剩余部分也已进入政府部门办理环节。
这意味着广州市总为全市职工争取到345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服务场地,相当于为全市11个区各增加1个工人文化宫。
深化服务供给侧改革
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市工人文化宫时看到,原来的铁器制品店、面馆等改造为广州图书馆市一宫分馆;原先卖衣服的商场改造为工人展览厅,作为基层工会开展活动的场地。
这是怎么做到的?
2013年,广州市总实施了另一项举措——回收物业,解决场地使用权的问题。至2018年,如期完成工人文化宫、工人疗养院等单位约8万平方米出租场地的清理回收任务。
广州市总同时争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成功将包括市一宫在内的12个事业单位明确为公益二类,市政府财政每年给予专项经费。此外,广州市总安排建设项目预算资金,从根本上改变工会事业单位设施设备陈旧、服务项目落伍的面貌。
市总将业务导入事业单位,其中,将素质建设、服务职工等五个“千万工程”中直接服务职工的项目委托事业单位牵头承办;市一宫、市二宫建立帮扶中心。
随着服务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深入,目前,广州工会服务阵地做到了“一阵地一特色、一阵地一品牌”:工人疗养院、工会所属酒店承担疫情集中隔离接待、援鄂医务人员返穗休整等任务;第一次全国劳动大会旧址被命名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劳模工匠展馆”;建设广州职工大学堂总校区,带动各区、企业建成39个分校区;开办“新时代红色文化讲堂”,两年来开讲近500场。
“三化”护航打造服务新高地
工会阵地的活力又回来了。下一步,工会资产将如何运营?
日前,广州市总工会党组会通过的《关于广州市总工会直属事业单位开展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合作的指导意见》给出了答案:“三化”,即工会资产运营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
新时代广州工会服务职工阵地建设跨越式发展已拉开帷幕。市总牵头制定《广州市工人文化宫规划布局(2020—2035)》,全市11个区已完成选点;推动市政府将计容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市二宫改建项目列入市重点建设项目,给予专项建设资金支持;职工技术交流中心联合相关产业承办“粤港澳大湾区港口工匠技能交流营”,筹建“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人才培养与技术交流中心”;市一宫围绕文化创意打造新型工人文化宫……
如今,新时代广州工会服务职工阵地和品牌集群建设呈现总量增加、质量提升、载体丰富、充满活力、职工满意、社会肯定、融入城市发展的健康态势,工会资产管理领域的“广州模式”初现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