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1年05月17日 星期一

从死记硬背到产生情感共鸣,11位讲解员熟记近3万字解说词,对542页劳模事迹脱口而出——

他们把112个劳模故事讲进人们心里

本报记者 刘旭
《工人日报》(2021年05月17日 06版)

讲解员于淼为来自沈阳市回族小学的同学们讲述劳模感人事迹。李妍 摄

阅读提示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在博物馆日前夕采访了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里的讲解员。11位年轻的讲解员每天只做一件事情——讲好劳模故事,让“静态”的劳模人物“活”起来。在弘扬劳模精神的同时,他们也被劳模精神鼓舞和激励,在岗位上“话”出精彩人生。

 

穿着跟高5厘米的鞋,在馆内站立、行走8小时、1.5万步;

平均接待观众300人,每次连续讲解45分钟;

将112位劳动模范的27721字解说词倒背如流;

对16开542页《沈阳劳动模范》的内容脱口而出……

这是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讲解员解瑷嘉每个工作日的状态。

2016年6月16日劳模纪念馆开门迎客,解瑷嘉和其他10位年轻人成为专业讲解员。他们每天只做一件事情——讲好劳模故事,让“静态”的劳模人物“活”起来。纪念馆里展出了112位劳动模范,在这些讲解员眼中,每位劳模的故事都有自己独特的闪光点,劳模精神有112种打开方式。

近3万字的解说词,边背边哭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到沈阳劳动模范纪念馆参观。本馆是目前国内较大型劳动模范专题纪念馆。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展览共有7部分……”这样的开场白,解瑷嘉一天最多要说7遍。

2016年3月,开馆倒计时100天。11位凭着喜爱应聘来到这里的年轻人,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背下近3万字的解说词。

纪念馆试运行前的半个月时间里,解瑷嘉除了吃饭、睡觉就是背稿,每天只睡5个小时。她从馆内一层走到四层,手里拿着解说稿挨个展位走,嘴里说个不停,就这样一整天循环“巡馆”到下班。

由于当时劳模纪念馆初创,国内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解说词边用边改,修改了10多个版本。解说员们“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解瑷嘉压力大得一度站在展位前哭了出来,哭完抹掉眼泪,接着再背。

对于这些年轻的讲解员,把年代久远的人和事,场景再现式地呈现给观众,特别是展示出蕴藏其中的劳模精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劳模馆专门请来了撰写《沈阳劳动模范》一书的沈阳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徐光荣,讲述劳模背后的故事和当时的时代背景。

“完了,背错词了。”张名志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讲解时的情景。当时接待一个中学生参观团,刚讲到前言,他就把内容背串了。带队老师鼓励他“重来”,现场响起了掌声。

鼓励的掌声、感谢的掌声、致敬的掌声……工作5年来,张名志每次听到掌声都会情绪激昂。

11位讲解员,一半以上患有咽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的人半夜嗓子会被痒醒。“不过,这些在掌声面前不值得一提。”张名志说。

听劳模现身讲述,产生情感共鸣

开馆以来,劳模纪念馆共接待职工、市民近20万人次,接待参观团队3700余个,接待过的最小的观众仅两岁。他们遇到过最特殊的一群人就是展出的劳模本人。

沈阳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劳模辈出的城市。新中国诞生以来,共产生市以上劳模3万余人次,其中,全国劳模475人次,省级劳模3443人次。劳模馆展出了112位不同时期的劳模代表,还聘请了50余名劳模作为志愿者讲解员。

“劳模现场讲述自己的故事最感染人。”张名志说。2019年,82岁的全国劳模王巧珍带领儿孙三代6口人来馆参观,她在自己的展位前教导儿孙:“国家给了我崇高荣誉,我很感激。我们不要麻烦国家,就算是就医也不要国家拿钱。你们一定要爱党、爱国,要报效祖国。”以往都是看照片和视频资料,如今见到真人,老人“不愿给国家添一分钱麻烦”的精神感动着张名志。

“以前以为劳模都是从事体力劳动,当了讲解员之后才知道劳模来自各行各业的平凡岗位,是金子总能发光。”于淼说,刚当讲解员时全靠死记硬背,每位劳模对她来说只是三五百字的“纸上故事”。

在一次次感动中,她对劳模群体有了立体的了解。听人民作家马加的老伴讲故事时,她热泪盈眶:马加在撰写《北国风云录》时患有白内障,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视力不到0.2,但他仍然戴着近视镜、拿着放大镜写书。于淼双眼的裸眼视力都是0.2,摘下眼镜眼前就“朦胧一片”,她难以想象,是怎样的创作热情支撑着马老克服困难。

劳模罗阳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死,殉职在试飞第一线,年仅51岁;劳模潘作良任职一年零八个月共接待群众来信来访3848人次,因劳累过度突发脑出血病逝,年仅43岁……日复一日地讲解中,讲解员们不仅对劳模事迹倒背如流,也产生了情感共鸣。

讲解员刘依晨觉得,自己已经成了劳模们的“半个家人”。

被劳模精神激励,精进讲解技巧

自信,是解说员的基本素养,也是最为重要的品质。自信来源于对讲解内容的熟悉,以及讲解技巧的不断精进。

“劳模故事看多了、听多了,就会觉得一切皆有可能。”于淼说。疫情期间劳模馆闭馆,几人迎来了一次3天的“大考”。10道简答题、112道论述题,每个人的新中性笔都写得没了水,足足写满了30多张A4纸,手抖得只能攥着勺子吃饭。

“没一个人叫苦抱怨,我们都被劳模精神鼓舞着。”31岁的讲解员夏佳佳说,作为讲解员中的大姐,为了让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群体对劳模有更深刻的感受,她会琢磨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解说。

她的解说稿上密密麻麻全是特殊符号,以及不同颜色的标记。见到小学生,她会通过场景联想的方式;遇到老年人时,她会放慢语速,通过当年的老物件钩沉回忆。

讲解员有时也会被观众“上一课”。

夏佳佳最爱碰到“专家型”观众,每一个回答不了的问题她都会认真记录,然后查阅资料,不断减少自己的知识盲点。随着讲解时间不断增长,她解答不了的问题越来越少。为了成为“问不倒”的小夏,她已把542页的《沈阳劳动模范》内容全部“吃透”。

“这面墙上的劳模要平移到左面墙上,还要增加3位新劳模……”采访临近结束时,夏佳佳说起了劳模馆升级改造的事。

劳模的故事仍在不断“上新”,11位讲解员不断感悟着劳模精神,被这种精神力量所激励,也在内心憧憬有一天能成为劳模……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