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1年08月12日 星期一

“一心两线三群体”

厦门市集美区总工会打造职工“心灵港湾”

《工人日报》(2021年08月12日 02版)

职工心理讲座走进企业“屏幕时代,家长与孩子如何沟通”。

职工心理讲座走进企业“情绪的觉察和接纳”。

职工心理沙龙“给家庭情绪把把脉”。

阅读提示

为了解职工心理健康状况,发现职业状态背后深层次心理问题及产生原因,帮助职工缓解职业心理焦虑,减轻因工作生活压力带来的心理伤害,集美区总工会积极构建“一心两线三群体”服务机制,为辖区职工打造让心灵可以安放、休憩的“港湾”。

 

“开讲前先来玩个小游戏,一起感受一下如何‘一心两用’。”现场来听讲的企业职工跟随指令,在左手保持五指伸开的同时,用右手食指在旁边同事的掌心打圈挠痒,这个“一心两用”的小游戏为的是让职工体会兼顾家庭与工作的不易。这是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一场由区总工会牵头组织的“心灵团建”活动的现场场景。集美区总工会“心灵港湾”志愿者以别开生面的游戏,为企业一线职工提供全新形式的心理疏导服务。

而这也是集美区总工会构建职工“心灵港湾”服务的缩影。为了满足职工需求,丰富服务职工形式,提升服务内涵,建设“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集美区总工会创新构建“工会-社工-职工”的“三工联动”机制,探索出工会服务沉下去、社会资源引进来的“1+2+3+4+N”服务职工新模式。2019年,集美区总工会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方式,引入厦门身心灵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筹建职工“心灵港湾”,以“项目制”为牵引,从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职业方向感、组织归属感、人际亲和感等五方面入手,面向辖区职工群众及基层工会干部开展专业心理服务,推动工会服务步入“心”纪元。

筹建,“心”服务从“新”开始

2019年8月,集美区职工“心灵港湾”正式落地区职工服务中心,中心将二楼部分空间改造为“心灵港湾”功能室,让职工心理服务在集美落地安家。

舒适的沙发、音乐放松椅、暖色调的几何柜、满满当当的沙具……沙盘功能室逐渐被各种“小玩意儿”填满;安全的软包,安置了宣泄假人……宣泄室也换了新的模样;“倾听心声,诉说烦恼”……咨询室里的标语,体现着工会干部作为职工的“娘家人”的温情与关爱。在“心灵港湾”,区总工会为职工营造了贴心、放松的环境,在这里,服务专员与职工可以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疏导压力与烦恼,帮助职工寻求“隐藏”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小小幸福感与获得感。

在这个空间里,一支由工会与项目人员共同组建的运营服务师资团队也在日渐成型。据项目负责人介绍,在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心灵港湾”形成了以厦门市心理学会副会长、集美区心理学会会长林赞歌为项目顾问,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聂振伟教授等多名国内心理学专家为专业指导的团队格局,“心灵港湾”还聚合了集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谢清彬、华侨大学副教授陈秀琼等多名本土心理咨询专家及其团队的优势资源,为辖区职工心理服务提供在地师资支持。

调研,为“新”服务寻求“心”共鸣

不久前,400余份职工需求调查表放到了集美区总工会领导的办公桌上。

这400多份调查表,是集美区总工会工作人员以“扫楼式”调查和“定向式”拜访的方式,深入走访辖区237家企业收集而成的。调查表的背后,是集美区总工会积极探索创新服务职工方式,通过定制服务提高工建质效的缩影。集美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作为工会人,就是要以职工为本,更加注重温情细节,切实解决职工“心头”的困扰与难题。

为了解集美区的职工心理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发心理服务项目提供数据支撑,集美区总工会组建的心理调研组自2019年9月起先后走访了辖区各镇街的工会专干、50多位企业工会主席及管理人员。心理调研组组长林赞歌记得,在与厦门力巨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人事经理胡梅珍访谈时,胡海珍曾提到“员工尤其是青年职工之间或多或少存在沟通难题,有的因为沟通不畅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了团队合作,不利于企业发展。而从企业角度很难找到有效的渠道息纷止争,工会可以通过心理服务,为一线工人提供客观、专业的心理支援和外部支持,为企业和职工营造更为优越的劳动环境”。

在企业里,工会干部们还向2795名企业员工发放了心理健康问卷调查,深入了解辖区内职工的内心世界与心理需求,而这些职工“心声”都一一记录在了“心灵港湾”档案盒内的那一摞厚厚的材料之中。

调研结果显示,有37.89%的受访职工表示“存在各种心理烦恼”,有13%的职工呈现轻度抑郁的心理症状,有9%的职工存在中度抑郁的困扰,还有4%的职工甚至存在严重抑郁问题。调研中,青年职工的婚恋家庭问题、中青年职工的职业发展问题、女性职工的亲子关系与孩子教育问题,成为对职工群体产生负面心理影响的“三大诱因”。

运营,为“心”服务注入“新”动力

从分享“疫情下的情绪管理”到解读“忙碌和焦虑背后的心灵密码”,再到阅读《积极情绪的力量》……根据走访调研结果,因应职工内心诉求的工会服务应运而生。集美“心灵港湾”团队探索构建“一心两线三群体”心理服务模式。

“一心”,即坚持以构建辖区员工心理疏导机制和实施人文关怀计划为中心,竭尽全力为集美职工呈上“心”的服务。

“两线”,即运用线上、线下一体化渠道为职工便利开展心理服务。一方面,结合企业职工的普遍需求,开展“心灵港湾”主题活动,组织职工自主按需参与,从宏观层面上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职工走出来”和“服务送进去”相结合模式,心灵港湾在集美区的各个共享职工之家站点和多家企业,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心理沙龙、心理素质拓展等形式多样的职工心理服务活动,累计超过73场,惠及职工9397人次。

“三群体”,即聚焦青年职工婚恋、中青年职工职业发展,女性职工亲子关系“三大群体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灵疗愈压力疏导服务。

目前,“心灵港湾”开通了心理咨询预约电话6367270。集美职工均可通过心理热线预约“一对一、面对面”的心理疏导服务,由驻点的专业心理咨询师从微观层面上帮助职工走出心灵困境。

据统计,“心灵港湾”已在集美区职工服务中心和杏林湾营运中心开展了136场心理咨询,其中在疫情期间开通的防疫抗疫心理服务热线,累计接听热线求助电话近130次,通话时长达3200分钟。许多职工来访者在回访中表示:“工会的‘心灵港湾’让心灵有了依靠的地方。”

在疫情防控期间,“心灵港湾”还处理了多起危机个案,并面向多个特殊群体开展在线心理咨询服务,进行了积极心理学打卡、心理观影、心理论坛等线上活动142场,惠及职工28045人次。

为关爱职工及其家属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区总工会充分发挥“心灵港湾”作用,组织辖区20多名心理咨询师当职工心理“辅导员”,通过热线电话、网络平台开展心理辅导。“心灵港湾”辅导站还在微信平台推出“家庭·心阅读”活动,以职工家庭关系为核心,每周二定期上线分享心理学相关书籍,在线上组织职工进行“共读”,以此对职工家庭开展心理干预,目前该项目参与职工超过430名,受到企业职工的一致好评。

项目负责人表示,“心灵港湾”项目旨在运用专业心理学知识理论和服务团队,为企业职工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群体化的心理服务,以期进一步提升职工工作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职工调节情绪,提升生活工作的幸福感,实现家庭与工作的和谐发展,以实现“娘家人”助力职工身心健康的深层次关怀。

广告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