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我在我思】懂得为别人着想,让社会充满温情
10月中下旬,内蒙古额济纳旗发生疫情,朱玉华得知后,让自己的女儿负责募集10多万元防疫物资,并运往疫情一线。
这是朱玉华和她的团队投身公益的一个缩影。
“因为淋过雨,所以想给别人撑把伞。”在采访过程中,全国劳模、北京市丰台区总工会兼职副主席、河南省周口驻京农民工工会的工会主席朱玉华说出这句话时,我心中一震。
朱玉华来自河南农村,24岁开始闯荡北京。经过多年打拼终于实现经济自足之后,她仍然不忘公益之心。
是的,朱玉华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总为别人着想、想为别人“撑伞”的人。
刚到北京时,朱玉华工作没有着落,为了省几角钱、让取暖煤烧得慢一点,她险些因煤气中毒丧命,“那个时候,觉得自己就像悬在空中的玻璃瓶,风一吹就可能掉下来摔碎。”
或许正是因为吃了种种的苦,她刚刚实现经济上自足的时候,就开始琢磨着帮助一些来北京闯荡的老乡,找工作、安排吃住——让他们不至于像自己当初那样孤独无助。
有一个老乡,家里两个孩子都在北京上大学,靠他起早贪黑骑一个三轮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煮玉米卖养家糊口。朱玉华知道后,本想直接资助他,但考虑到他的感受,就帮他找了一个固定摊位,如此,既照顾到了他的自尊,又帮他解决了实际困难。
“多为别人着想”,也是本着这样的做事原则,朱玉华的生意越做越大,路子也越走越宽。
在她刚开始做防水工程时,有一次,一个卫生间有个地方有点渗水,工人怕麻烦,不想返工,只想挖开渗水的一小块地方重新做。如此,当时可以检验过关,但可能过不了几年那个补过的缝隙就会再次渗水。朱玉华坚持把整个卫生间全部重新做防水,哪怕自己亏损一点,也不能让业主入住后心烦。
业主知道这件事后,便主动给她介绍一些客户,一传十、十传百,找朱玉华做工程的人越来越多。
懂得为他人着想,本身就是一种修养,甚至是一种美德。
叶圣陶先生在教育子女多为他人着想时举过一个例子:一位父亲让儿子递给他一支笔,儿子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对儿子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剪一类物品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媒体也报道了不少。
“我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照亮哪怕其他一个人也好。”最近,一篇清华贫困生的匿名自白在网络流传,受到广泛关注。这名贫困生不仅在困境中高质量完成了自己的学业,还在自身情况稍好后选择资助更困难的学弟学妹。这和朱玉华在自己实现经济上的自足后,想到跟自己有同样境遇的人、尽力帮助他们,如出一辙。
朱玉华还组建了一个上千人的志愿者团队,带动周围的人去主动为他人着想、帮助更多的人。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批人的存在,那些身处困境的人,可能会少走一些弯路,负面的情绪会得到及时排解。某种角度上,这实现了一种正能量的“击鼓传花”。不难想象,如果我们的生活中能多一些“朱玉华”,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充满温情和关怀。
当这涓涓细流汇成善良的大河,它改变的不仅是一个人,而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