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老百姓在信访矛盾化解中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广东茂名电白区探索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社会治理路径——
“老字号”聚力破解信访老大难
如何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让群众在信访矛盾化解中人人有责、人人尽责?记者日前采访广东茂名市信访局了解到,茂名市电白区林头镇通过几年的实践,走出了一条信访矛盾化解新路子——“林头模式”,即自然村(社区)有调解小组,行政村有调解队,镇有调解大队,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调度系统。通过改革信访工作,创新了矛盾调解方法,织密了基层社会治理防控网,实现了信访矛盾的源头治理。
一次,林头镇田充村支书裴锦东在调解两户村民的纠纷时发现双方互相告状,都有一副要斗下去的态势,裴锦东三天两头找双方谈心都无果。田充村退休老支书林永泰得知这个难磨的“豆腐”,就来给裴锦东助阵。老支书说:“别人都忙过年了,你们看看乱糟糟的家,互不服气能有什么好处?你们细想想,花去钱财时间不算,还误了自己正事,不是伤了和气还赔钱吗?”老支书的一席话说得十分在理,一次两次,裴锦东和老支书不停往他们两家跑,慢慢地双方不计前嫌不再上访,问题也得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化解,让裴锦东感悟到,老同志有威望,能说会道又风趣,群众愿意听。之后,裴锦东和村干部去调解现场,第一件事就是去请退休的老人出山,一时间退休在村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公安、老退伍军人们纷纷响应。这些“老字号”的优势被发挥出来,参与到调解队伍中,形成了多元力量的调解格局。
过去,槟榔村的群众纠纷常常是群族参与,处理不好,矛盾越弄越大,动辄就集体上访。村支部书记、信访矛盾调解队队长何永英说,这种情况如果调解员单兵作战是很难奏效的,只有调集足够的力量一起攻关,才能应对复杂的情况。
槟榔村大胆探索,发动村中有志者报名当调解员,然后把具备资格的调解员登记造册,成立了以村支书为队长的纠纷调解队。从此,村委辖区内突发的纠纷、群族纠纷,都由调解队开展调处。本村小问题小纠纷调解员开展单兵作战,各施所长。面对复杂局面,调解员立即报告调解队,统一行动,集成作战,及时有效地化解问题。
林头镇镇委书记张剑斌认为,解决一些信访老大难问题,村级化解有一定局限性,调解员处理群众矛盾纠纷的水平参差不齐。案例调处需要因人因事施策,才能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一些无法在村里解决的问题,镇就必须把它解决掉。只有具备了能力和找对了办法,才有高质量的化解问题。
林头镇党委一班人通过认真考量,决定把社会力量引进来,把全镇217名调解员资源统起来,把调解员的发掘培训工作搞上来。设立了一个高质量的镇级调解室,承接全镇信访的“疑难杂症”。
在调解宿车村和曙光农场的山林纠纷上,镇委书记主持调解会,一批熟悉法律、掌握政策、说理透彻、懂心理疏导、威望较高的调解员共同参与,让他们在调解会上以事实为依据发言,各抒己见。经过团队攻关,这起长达15年的群体性土地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调解室就像一个门诊部,像看医生一样可以选择自己信得过的调解员。樟木山村的江日火当上调解员后,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就化解了70多宗,因为他采取的方法到位,说理透彻,公平公正,群众就指定他“坐诊”主持。去年10月,一家亲兄弟因土地纠纷而反目成仇,但几人都非常认同江日火的为人处世,要求他亲临现场“开诊”,几个参与的调解员与江日火也配合得非常默契,他们从血浓于水兄弟亲情开说,轮番发言,调解员见招拆招,最终兄弟几人握手言和、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