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人日报 2022年03月08日 星期一

【聚焦班组·一线的她】享受高空作业的“塔吊玫瑰”

通讯员 唐晓琦 本报记者 蒋菡
《工人日报》(2022年03月08日 08版)

6点,朝阳洒在波纹细碎的长荡湖面,像给水面撒上了一层碎银。中建二局河海大学常州新校区项目女塔吊司机柳应会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在这个大部分都是男性的岗位上,她已经干了8年。

“越高的地方风景越好”

背好背包,检查完安全措施,柳应会便开始攀爬。

她今年47岁,但爬梯的脚步很轻盈。在距离地面40米左右的地方,她靠在防护栏上休息了几分钟,接着一口气爬进驾驶室。柳应会之前从不中途休息,直到去年夏天一次攀爬时,她第一次感到无法坚持,从此改成休息一次再爬。

“人还是要服老。”她一脸坦然。

进入驾驶室就意味着一整天的战斗正式开始,对讲机中不断传来的指令,为这一整天的忙碌拧紧了发条。

中建二局承建的河海大学长荡湖校区项目已经全面进入二次结构阶段,柳应会工作范围内的D9、D10两栋宿舍楼更是提前进入了装饰装修阶段,她要根据地面指令将砂浆平稳运输到指定楼层。

70余米的高空,吊送材料时,操作室也会随着惯性在高空晃动。但柳应会十分淡定,专注于眼前的吊臂和手中的操作手柄,并且在起落和运转的过程中细心地观察周围的情况,避开下方的人群和障碍物,与地面信号工的指令紧密配合,每一方砂浆都放置得不差分毫。

“我享受在高空操作的感觉。”柳应会来自云南曲靖的一个小山村,儿时最喜欢的就是爬到山顶眺望山外面的世界,因为“越高的地方风景越好”。

过去一年,柳应会在高空见证了所在项目的“万丈高楼平地起”,也再一次深刻体会到“日新月异”的含义。

“怕啥,他干不了我干”

柳应会20多岁嫁到江苏淮安,婚后育有一子一女,丈夫是个塔吊司机——在20多年前,这可是个绝对热门的技术工种。可8年前,丈夫突发重病,一时间,家中缺了经济支柱。

“怕啥,他干不了我干。别人能干,我为啥干不了?”一向风风火火的柳应会并未被愁云困住。而这一年,她已年近不惑。

到了工地,看着八层楼高的塔吊外面悬挂着的梯子,柳应会有些害怕,但碍于面子只能硬着头皮向上爬。当她站在几十米高的驾驶室俯视整个工地时,她发现自己找到了儿时爬到山顶的快感。

当了一段时间的学徒后,只有初中文凭的柳应会咬牙考下了专业资格证书。从此,女塔吊司机柳应会就开始了自己的高空作业生涯。

柳应会没想到自己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如厕。有时中午加班,可能一天都不能离开驾驶室。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她在上塔前就会克制自己的喝水量,只在必要的时候抿一口水,滋润下嗓子和嘴唇,必要时就用苹果和香蕉补充能量。

炎炎酷暑则是最难的考验。驾驶室只有电扇没空调。70米高空中的玻璃房间,在夏天太阳持续照射下温度能超过40摄氏度,而夏天往往是工地施工的高峰期,这段日子只能“熬”。

“哪一行都不容易,熬一熬就过去了。”柳应会说。

“我是我们家的女侠”

无论是在几十米的高空上班,还是下班以后,柳应会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度过。

她说自己并不觉得孤独,在驾驶室里的每一秒钟都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而业余的闲暇时光,她会打电话和远方的家人聊聊。

谈及子女,她露出了笑容,脸上满是骄傲:“我女儿全班第一,儿子学习不好,但是特别会做家务,照顾他爸爸,让我省了很多心。”

这是她生活中的甜。

近一年来,项目部不间断地开展“法制·安全·文化”夜市。每周二、四的夜晚,柳应会就搬着小板凳来到工人文化广场观看露天电影。她很高兴能有这样的娱乐时光,觉得生活多了些滋味。

一个人的日子也可以让生活更丰富。有些夜晚,她还会去“农民工夜校”的大教室,里面有各种书报杂志。“我喜欢看《射雕英雄传》,最喜欢郭靖,他是大侠,我觉得我是我们家的女侠!”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